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355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概念上,用工单位指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而用人单位则指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关系上,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不构成劳动关系。法律责任上,用工单位需履行多项义务,如执行劳动标准、提供劳动条件和保护措施等。此外,用人单位需依法设立并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财产实力。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一、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用人单位以及用工单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概念内涵上有所区分。

用工单位即为在劳务派遣协议当中,明确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开展劳动用工的单位;

而用人单位则意指具备用人权利能力及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其次,两者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

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并不构成劳动关系,而是由国家机关、事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等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或者通过劳动合同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单位。

再者,各自承担的法律责任亦有所差异。

用工单位需履行以下义务: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如实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以及劳动报酬情况;

按照规定支付加班费用、绩效奖金,同时提供与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福利待遇;

对于在岗的被派遣劳动者,还需要进行工作岗位所需的必要培训;

若连续使用工人,则需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最后,用人单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所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的组织,其最为基本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依法设立,二是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财产实力。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二、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有哪些区别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用工单位是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2、关系不同。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是指通过劳动合同或通过劳动合同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

3、义务不同。用工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的组织,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合法成立,二是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