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继承人如不继承遗产怎么办

继承人如不继承遗产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0 · 1432人看过
导读:继承人可放弃继承权,但需满足法定条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合法表达意愿,不得附加条件或转委托。放弃继承自继承权成立之日起生效,需在财产分配前确定。遗产中的人身权、债权债务、国家资源使用权等不可继承。放弃继承前,应了解限制性因素,避免丧失重要财产权益。放弃继承可能因未承担法定义务而无效,需深思熟虑并了解法律风险。
继承人如不继承遗产怎么办

一、继承人如不继承遗产怎么办

倘若继承人不愿意接受遗产的继承权,当然有权选择放弃。

然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留意的细节是,放弃继承权务必符合特定的法定条件,例如,当事人需拥有完善的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其作出的放弃意思表示须为真实且合法,并且禁止附带其他任何附加条件或者将自身所放弃的权利进行转委托予其他人。

此外,放弃继承权的效果会追溯至继承权成立之日起,所以必须要在财产分配以前确定是否放弃。

至于遗产的范围,存在着一些无法被继承的财产,其中主要包括与被继承人人身密切相连的人身权、与公民人身紧密关联的债权债务、国家资源使用权以及承包经营权等等。

因此,在面临是否放弃继承权的抉择之际,有必要去理解上述的限制性因素,以确保您不会丧失对重要财产权益的掌控。

当继承人因为不愿意承担法定义务而选择放弃继承权,那么此种行为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因此,在您做出放弃继承权的决定之前,务必经过深入思考,充分认识到相关的法律风险及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条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其应继承份额由同一顺序的其他继承人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则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所有人都放弃继承的,遗产用来偿还债务后,剩余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继承人如何放弃继承权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有效的放弃继承应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他人(包括继承人的监护人)都无权放弃。

2、继承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3、放弃继承权须在特定时间作出。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继承人如不继承遗产怎么办”,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