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财产侵权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7 · 1820人看过
导读:被执行人如未遵守财产报告要求,未履行法律文书特定义务,须向法院汇报一年内动产及不动产状况。如拒绝提供,即构成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与执行密切相关。依据法律,如被执行人故意隐瞒或误导报告,法院有权视情节轻重,处罚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甚至采取行政罚款至司法拘留的严厉措施。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

一、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

如若被执行人未遵守财产报告之要求,即是未能依法律文书所定履行特定义务,须向受理法院汇报过去一年内所拥有或控制的全部动产及不动产状况;但若被执行人拒绝提供此等报告,即构成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财产报告与执行密切相连,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如若被执行人故意隐瞒事实或者进行误导性报告,则人民法院有权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应处罚被执行人、其法定代表人,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甚至受到行政罚款直至司法拘留的严厉惩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是什么意思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是指,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没有报告就属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一、失信被执行人

1、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所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在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会受到限制。

2、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二、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明确的九种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旅游、度假;

7、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此外,司法解释还进一步明确“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也在受限制之列,也就是说除维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基本生活或者被执行人经营必需之外的其他一切可能造成责任财产变化的行为,都应受到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财产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