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商标 >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907人看过
导读:抢注35类商标一般是合法的,但是不能是恶意的抢注。我国相关的法律中对于抢注商标和恶意的抢注的一些情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符合恶意抢注商标的情况的将视为是构成了违法的行为。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一、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抢注35类商标一般是合法的,但不能是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注册通常是指商标申请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已有在先商标或其他在先权利的存在,或具有某种不良动机而注册申请商标的行为。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规则,在法律赋予的裁量空间内作出有效规制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的解释,促进商标申请注册秩序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哪些行为将会被认定为是构成了商标抢注?

(一)申请人或者与其存在关联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申请注册商标数量、指定使用的类别、商标交易情况等;

(二)申请人所在行业、经营状况等;

(三)申请人被已生效的行政决定或者裁定、司法判决认定曾从事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情况;

(四)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况;

(五)申请注册的商标与知名人物姓名、企业字号、企业名称简称或者其他商业标识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况;

(六)商标注册部门认为应当考虑的其他因素。

各类客观因素在不同案件中用以认定恶意的权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认定明知情形下的恶意所考虑的客观因素最为广泛,基本所有客观因素都能够用于推断行为人主观知晓状态。在攀附商誉的恶意中,必然会对在先商标与恶意注册的商标之间的标识近似程度、商品或服务的类似程度以及在先商标的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因为知名度是攀附的前提,而混淆程度决定了能否达到攀附的客观效果。对于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恶意来讲,一般多为考虑申请人对商标的使用情况以及注册商标后续的行为表现。

我国的法律中规定了抢注商标不一定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恶意的抢注商标的行为则是一定属于构成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了,一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了,可以收集证据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商标相关

  • 343次阅读
  • 后果是:一、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二、侵犯他人在先权利;三、商标抢注是一种事实认定行为,一般会撤销该商标的所有权,重新认定原始拥有人的商标所有权。
    2024-02-22 878次阅读
  • 2022.03.28 5174次阅读
  • 478次阅读
  • 关于商标抢注行为,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只要不是恶意的抢注一般都是合法的。恶意的判定主要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因素: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地域)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2、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
    2024-02-25 1360次阅读
  • 2022.03.28 4984次阅读
  • 341次阅读
  • 商标注册35类是属于服务商标。具体内容为:广告,实业经营,实业管理,办公事务等。抢注35类商标会出现的后果有:如果原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可能被原商标所有者追讨进行起诉的;如果商标的注册请求暂未通过,那么原商标所属者可能会直接起诉撤销,其中的费用损失由自己自行承担。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2024-02-25 1230次阅读
  • 2023.03.12 21421次阅读
  • 36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商标最新文章

遇到商标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