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股权 >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形包括什么?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形包括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2591人看过
导读: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形包括:股东之间转让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股权的强制执行而引起的转让、异议股东行使回购请求权引起的股权转让以及股东资格的继承取得引起的股权法定转让。股东转让出资后,股权对应的公司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形包括什么?

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形包括什么?

根据新《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引起股权转让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股东之间转让股权

新《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即股东之间可以自由地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不需要股东会表决通过,也没有其他任何限制。

(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新《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在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由于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与“人合性”比较重视股东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为尽量维护公司股东的稳定,保证公司经营的延续性,所以对于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其他人转让出资,在保证股权自由转让的基础上,予以了一定的限制即“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会的表决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人数决,即一人一票,二是股份决,即一股一票,新《公司法》对此只做了原则性的表述,此处“其他股东过半数”应是指股东人数超过一半,即实行的是一人一票的人数决,而非股份决,其理由:根据有限公司“资合”与“人合”的双重性质,《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第三者转让股权进行限制,根本原因在于公司的“人合”因素,在于维系公司股东之间的稳定关系,因此股东会议在对“人合”性质的事项进行决议时,应当实行“一人一票”制。根据新《公司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作出相关的决议时“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两条明确表述的是“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指的是资本决,考虑的是有限公司的“资合”因素。所以从条款的对比中不难判断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股东过半数同意”,应是股东人数的过半数。

(三)股权的强制执行而引起的转让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股权的强制执行是股权转让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执行程序,依据债权人的申请,在强制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时,以拍卖、变卖或其他方式,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的一种强制性转让措施。

(四)异议股东行使回购请求权引起的股权转让

根据新《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精神,异议股东行使回购请求权的条件在实体上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该公司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即公司在5年中每一年都盈利,并且每一年在依法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还有利润可以分配给股东,但公司却没有一年向股东分配利润。

2、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转让其主要财产。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新《公司法》增加这一规定的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在实践中,因股东间的压制,公司僵局及股东个人情况的变化等使得以退股为目的而发生的诉讼逐渐增多,但法律又无明文的规定或其它的救济手段,针对上述现状,新《公司法》在对他国的公司法立法情况的比较及考察后,突破了传统的资本制度的理念引入了退股制度即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

(五)股东资格的继承取得引起的股权法定转让

新《公司法》第七十五条原则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公民死亡后其遗产依法由其继承人继承,股东的出资作为股东的个人合法财产,在自然人股东死亡后,也应由其继承人依法继承,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后,成为公司的股东,取得了股权,依法享有资产权益,参与重大决策等各项股东权利

二、股权转让的生效时间

股权转让何时生效在原《公司法》实施期间有不同的理解,这次《公司法》的修改虽然没有明确这一问题,但是根据新《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时间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应从变更股东名册起生效。

股东转让出资后,可能出现股东名册与公司记载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对此公司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保持股东名册与公司登记之间的一致性。如果没有经过登记,或者没有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则不得对抗第三人,即第三人通过受让出资等方式成为公司股东并记载于股东名册后,如果没有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相关登记的,不能主张该第三人的股东资格无效。

我国的股权是我国的公司的一种出资比例的划分,此时股权对于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以及外部的投资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股权相关

  • 469次阅读
  • 股权在本质上是股东对公司及其事务的控制权或者支配权,是股东基于出资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总称。具体包括收益权、表决权、知情权以及其他权利。1、股权转让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现有的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二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这两种形式在条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2024-02-22 1396次阅读
  • 2023.06.14 1768次阅读
  • 343次阅读
  • 公司的股权转让情形:一、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三、股权的强制执行而引起的转让。四、异议股东行使回购请求权引起的股权转让。五、股东资格的继承取得引起的股权法定转让。
    2024-02-21 934次阅读
  • 2023.03.13 4389次阅读
  • 489次阅读
  • 公司股权转让有下列情形:一、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三、股权的强制执行而引起的转让。四、异议股东行使回购请求权引起的股权转让。五、股东资格的继承取得引起的股权法定转让。
    2024-02-22 804次阅读
  • 2023.03.01 1950次阅读
  • 4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股权最新文章

遇到股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