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新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新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2442人看过
导读:新《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规定是在不当得利的过程当中,受到损害的一方是可以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的。当然也有很多的例外的情况,比如说根据《民法典》985条规定,履行道德义务给付不返还。
新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一、新《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不当得利当中受有损失的一方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但是为履行道德义务、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和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不能要求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二、不当得利有哪些特征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4、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在当代社会,不当得利是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就获得了一些利益,因此受到损害的人肯定是有权利主张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的,而且不当得利是有一定特征的,比如说双方当事人,必须其中一方是受益者,另外一方是受害者。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订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