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处罚移交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处罚移交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4203人看过
导读:行政处罚移交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提出申请、法院进行审查及作出决定和启动强制执行等环节。行政机关如果自身不具备强制执行权力的,应当向法院提出申请,将案件移送给法院。一旦做出批准,法院会采取冻结财产及扣押财物等方式进行。
行政处罚移交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一、行政处罚移交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行政决定不具备法定执行效力、行政决定没有法定依据、明显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以及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裁定不予执行。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并送达当事人,限定当事人履行的期限。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包括哪些?

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相对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为前提。只有行政相对方负有法定义务又拒不履行,行政机关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才能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强迫相对方履行义务。行政法上的义务既有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义务,也有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决定中所规定的义务,还有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裁定中确定的由行政相对方履行的义务。

2、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实施。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行政相对方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一类是由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

3、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范围广泛。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人。

4、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些被处罚对象拒绝接受,不履行义务,这种情况下只能对其进行强制执行。移送法院执行的程序包括行政机关申请,法院进行书面审查。对于符合情况的,批准,然后通知被处罚人最后履行期限。逾期的话法院就执行。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 470次阅读
  •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严谨,分为四步:一,行政机关在向法院申请前,需催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二,若催告后十日当事人仍未履行,行政机关可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包括申请书、权力决定及相关依据、争议情况和催告工作、标的物信息及其他必要文件。三,法院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受理申请,行政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可在十五天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上级法院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定。四,最终决定执行裁定。
    2024-03-17 1098次阅读
  • 2023.03.07 1732次阅读
  • 476次阅读
  • 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1、告诫;2、陈述和申辩;3、制作执行决定书;4、送达;5、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
    2024-03-01 1279次阅读
  • 2023.03.01 1759次阅读
  • 320次阅读
  • (一)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1.告诫;2.陈述和申辩;3.制作执行决定书;4.送达;5.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2024-02-28 880次阅读
  • 2023.03.03 2108次阅读
  • 36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