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个人所得税扣除期限

个人所得税扣除期限

时间:2024.02.2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197人
律师解析:
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具体如下: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

个税专项扣除可以累计。如果员工未能及时报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补报,由扣缴义务人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员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根据税法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

要申请技能提升补贴,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二是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者执行任务造成他人损害,侵权责任由谁承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民法典》规定,劳动者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风险责任通常由用人单位承担。但若用人单位已赔付后,对明知危险或有过失的劳动者,可能还需追偿其个人经济责任。

    浏览量:1222 2024-06-07
  • 不服从工作安排可以被辞退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用人单位有权因劳动者不遵从安排辞退,但合理岗位调动(保持薪资待遇不变)或因工作不胜任的职务调整,劳动者应配合。若劳动者坚决反对调整,可能导致劳动关系解除,须遵守劳动合同和法律规定。

    浏览量:1358 2024-06-07
  • 公司实施停薪留职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停薪留职需法律许可:未经明确规定,政策可能不合规。该行为须基于劳动合同,员工申请后由单位审批。国家法规强调程序严谨,个人申请-单位审核-批准执行。

    浏览量:1031 2024-06-07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浙江善能律师事务所律师

浙江善能律师事务所

浙江善能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9年1月,距今已近15年,主任律师拥有28年资深执业经验,本所取名善能,出自中华传统瑰宝《道德经》“事善能,言善信,居善地”恪守“诚信天下、事尽善能”的执业理念,竭诚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着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化,切实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立即咨询
  • 公司领导直接炒掉老员工吗

    1725人阅读

    企业管理者在解雇员工方面并无随意权力,若违反法律规定强行解约,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对于非过错性离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但若是用人单位过失导致员工被辞退,则无需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因此,企业在处理员工离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 公司有权罚款吗

    1916人阅读

    公司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仅行政执法机构如公安机关等有权依法对违法行为处以罚款。但公司有权制定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定或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员工,可采取制裁措施,如要求支付赔偿金,但需确保员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公司调岗违法吗

    1915人阅读

    公司调岗是否违法取决于具体情况。若未与员工充分沟通并违反劳动法规定,则违法。合法调岗需员工同意,或满足特定条件,如业务需要、职能相关、无不当处罚等。员工不胜任工作也可调整,但需提供证明。应遵守规章制度,避免纠纷。

  • 公司调岗需要注意什么

    1818人阅读

    在调整员工岗位和薪资时,需关注地方性法规的特殊规定,避免侵犯劳动者权益。规章制度应明确调整岗位的条件,通过民主程序和公示降低风险。岗位变动和薪资调整应有充分合理理由,制定独立薪酬制度。调整前需书面通知员工,妥善保管相关资料,为可能的解约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