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新乡法律咨询 > 新乡工资福利法律咨询 > 生育险没有交满一年怀孕了,且怀孕后继续缴纳的。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吗?

生育险没有交满一年怀孕了,且怀孕后继续缴纳的。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吗?

ask****645 河南-新乡 工资福利咨询 2019.04.08 10:01:48 11883人阅读

你好。生育险没有交满一年怀孕了,且怀孕后继续缴纳的。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新乡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新乡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最佳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
1、女职工门诊产前检查、分娩、生育并发症、计划生育手术(包括男职工本人)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一次性营养补助费和生育津贴。
2、参保男职工配偶为无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门诊产前检查、分娩、流(引)产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
3、参保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的门诊产前检查、分娩、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及一次性营养补助费。
4、参保女职工退休后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取出宫内节育器、流(引)产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

2019-04-08 10:03:07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法律意见】
需要缴满1年
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1.申请人提供资料:
  、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新生儿
出生医学证明
(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
  、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
(1)手术证明
(2)费用凭据
二、到医疗生育待遇审核部门办理(社保局)
三、 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凭办理凭证即可到银行领钱。
   报销条件
(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以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一次性支付。其中:
  
1.顺产为270。  
2.难产为320。  
3.剖腹产为420。

2020-12-23 04:19:53 回复
地区:河南-郑州 咨询解答:208228条

你好,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2019-04-08 10:45:23 回复
地区:河南-郑州 咨询解答:172611条

你好,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

2019-04-08 10:19:45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只对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费用予以部分报销。而对生育人员,真正起到保障作用的是职工生育保险。只有参加了职工生育保险的,才能享受生育待遇,在不同时期报销医疗费用,领取生育补贴。具体来讲,没有就业,就不能参加和享受生育保险和享受待遇

2019-04-12 04:06:16 回复

对于怀孕四个月停社保能享受生育险待遇?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生育险办理流程:
生育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由本人所在单位进行交纳,而且是用人单位必须为你交纳,个人是无法交纳的,生育保险是国家立法对女职工权益保障的一种社会政策,而且不论胎儿是否正常产下,即使胎儿死亡,流产等均能享受生育保险。
1. 在享受生育津贴前,单位需要为本人申缴生育保险,需要准备三个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社保登记表、养老、工作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些三表由企业准备;
2. 由单位持此三表前往社会劳动保险部门进行申报,劳动保险部门受理后,会返回两个盖章后的表;
3. 等到下个月,单位就可以正常缴纳新增员工的生育保险费用,这个要去税务部门交纳;
4. 办理医疗证:怀孕后,由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社会劳动保险部门进行办理;
5. 女职工生完孩子,产假满30内前(注意时间哦,逾期办理比较麻烦)向社会劳动保险部门提交材料进行保险支付的办理;
6. 等待审核后,工作人员开据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费申请表;
7. 在进行保险支付办理的材料主要有:城镇企业职工生育情况表、身份证明信息、出生证、医院的医务证明、医务结算的单子等;
8. 等待社会劳动保险部门审批完成后,本人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社保部门领取生育保险的报销金。

对于怀孕前离职的女职工享有生育保险待遇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怀孕前离职的女职工是否享有生育保险待遇
不能。
在怀孕后缴费的人,不光能享受产前检查报销和生育医疗费报销,生后还能享受生育津贴。在享受生育津贴时,费用要先由用人单位垫支,待分娩后连续缴费满12个月后,其生育津贴再由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
生育津贴正常是享受90天,晚育的增加90天,按天发放,发放标准是按女职工缴费工资除以30计算。当然,享受上述待遇的前提,就是职工生育要符合政策。
此外,如果妇女在生育时没缴生育保险,其老公单位足额缴纳的,可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生育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报销最高限额的50%。
二、下岗女工是否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女职工享受产假的待遇是对女职工实施特殊劳动保护的重要措施之
一,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5条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8条规定:企业可以对职工实行有限期的放假,职工放假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孕期或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诉,企业可以给予不超过两年的假期,放假期间发给生活费,假期内含产假的,产假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工资。按照上述法律法规规定,不管是在岗职工还是富余人员、下岗职工,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都是一致的。
三、怀孕期间工作安排

对于怀孕前离职的女职工享有生育保险待遇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怀孕前离职的女职工是否享有生育保险待遇
不能。
在怀孕后缴费的人,不光能享受产前检查报销和生育医疗费报销,生后还能享受生育津贴。在享受生育津贴时,费用要先由用人单位垫支,待分娩后连续缴费满12个月后,其生育津贴再由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
生育津贴正常是享受90天,晚育的增加90天,按天发放,发放标准是按女职工缴费工资除以30计算。当然,享受上述待遇的前提,就是职工生育要符合政策。
此外,如果妇女在生育时没缴生育保险,其老公单位足额缴纳的,可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生育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报销最高限额的50%。
二、下岗女工是否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女职工享受产假的待遇是对女职工实施特殊劳动保护的重要措施之
一,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5条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8条规定:企业可以对职工实行有限期的放假,职工放假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孕期或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诉,企业可以给予不超过两年的假期,放假期间发给生活费,假期内含产假的,产假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工资。按照上述法律法规规定,不管是在岗职工还是富余人员、下岗职工,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都是一致的。
三、怀孕期间工作安排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国庆和中秋同一天加班怎么算
15628人阅读

如果遇到国庆和中秋同一天的特殊情况,大家都很关注在这天的加班费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下中秋国庆加班费怎么算?国庆和中秋同一天加班怎么算?下面律图小编为您简单介绍相关知识。

国庆中秋加班费怎么计算
34548人阅读

国庆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法定休假日,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上班的,需要支付加班费,那么国庆中秋的加班工资该怎么来计算呢?国庆节假期三倍工资怎么算?中秋国庆怎么算假期?下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工资条
31696人阅读

一般公司的工资管理制度中都会涉及到工资条,那么工资条究竟具有怎样的法律效率呢,工资条适用范围是什么,工资条保管期限有哪些,工资条格式是什么,更多工资条相关的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到期不发工资维权
15226人阅读

我们通过体力或者脑力的付出,理应得到相应的酬劳,这是法律所保障的合法权利,那么合同到期工资不发怎么办,不发工资投诉规定有哪些,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以及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快来了解一下吧

拖欠工资离职
12620人阅读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职场竞争更是无处不在,换工作在生活中很常见,有时就会出现拖欠工资离职的情形,那么拖欠工资离职怎么申请,拖欠工资离职补偿有哪些,拖欠工资赔偿金有多少,以及拖欠工资离职是怎么处理的呢?下面为您详细解读,快来了解一下吧!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