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合同涉及违约金如何处理

劳动合同涉及违约金如何处理

时间:2024.05.02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326人
律师解析:
1.通过协商达成的协议并非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当事人仍有权选择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2.对于劳动争议的解决,调解乃是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由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承担此项职责。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争议双方均需自觉履行,然而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3.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由专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开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地拖欠工资应找哪个部门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解决农民工薪资拖欠问题,途径包括向劳工行政部门举报、直接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满可上诉至司法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可提供协助。申诉者有权依法维权,要求全额工资及额外25%经济赔偿。依据法规,无论仲裁还是诉讼,雇主都须支付全额工资及25%赔偿金。

    浏览量:1226 2024-06-22
  • 劳动仲裁申请超过一年期限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尽管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者在超过时效后仍可寻求法律支持。他们失去了通过仲裁程序胜裁的权利,但仍保留胜诉权,可通过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可使普通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两年。

    浏览量:1134 2024-06-21
  • 劳动合同复印件能否用于劳动仲裁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证据需起诉方认可并经实质性审查以确认其效力。原件优先,因其更具法律效力和可信度。若起诉方质疑副本,可能导致其证据力受限。仲裁过程中会严格质证所有证据,只有通过审核并被双方接受的,才可能成为判决依据。主张人应尽量提供原件以增强诉讼力度。

    浏览量:1336 2024-06-21
  • 公司停发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1026人阅读

    公司若拖欠工资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按照劳动法规,工资应逐月足额支付,克扣或拖欠均违法。通常,工资应在每月同一日期发放,当月发放上月工资合法,但跨月则违法。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监察大队有权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如无法协调,可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强制执行。

  • 劳动争议中,权利义务结清,还可以仲裁吗

    1871人阅读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提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一年内申请仲裁。一般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因主张权益、寻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等情形而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 离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赔偿吗

    1517人阅读

    离职后仍享有劳动仲裁权。员工通常可在离职当年内向当地劳动局提起劳动仲裁,有效期为一年的仲裁时效从得知权益受损时开始计算。欠薪争议需在劳动关系解除后一年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无法及时申请,仲裁时效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

  • 劳动仲裁经济补偿金是怎么计算的

    1914人阅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济补偿依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长短,按每年支付一定比例工资的标准进行。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计算,且补偿年限不超过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