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什么是认罪态度好?如何判断?

什么是认罪态度好?如何判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40379人看过
导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就是认罪态度好。“好”的基本标准:1、行为事实上:愿意坦白交代,交待问题主动、彻底。2、行为价值上: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悔恨表示。3、认罪服法。

什么是认罪态度好?如何判断?

诉讼案件中,如果被告人的认罪态度良好,可能会得到法院从轻判决。什么是认罪态度好?如何判断?针对这一问题大家有很多疑惑。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资料和法律知识对被告人的态度良好的界定标准进行回答。欢迎大家阅读!

一、如何认定被告人认罪态度好?

我国刑法并没有直接的规定“认罪态度良好”。

《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判处。”

《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规范“认罪态度”之标准

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行为事实认识接近法律真实乃至客观真实的远近程度以及在行为价值认识的表现上,兼顾司法实践中的用语习惯,对认罪态度依次划分为:好(用语:好或较好)、一般、差(用语:差或较差)三个档次,并对各档进行相对标准化。

1、“好”的基本标准:(1)行为事实上:愿意坦白交代,交待问题主动、彻底;(2)行为价值上: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悔恨表示;(3)认罪服法。

2、“一般”的基本标准:(1)行为事实上:坦白交待时瞻前顾后、顾虑较重,或交代不彻底,有投机心理;(2)行为价值上:对自己的行为性质认识不清。

3、“差”的基本标准:(1)行为事实上:不愿交代问题,进行消极对抗,对所实施行为进行狡辩,抗拒拘捕或抗拒交代等;(2)行为价值上:对行为社会危害性基本无认识,价值观扭曲,价值判断存在很大的偏执性,对讯问、审判等工作表现出明显不满和敌对情绪。

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积极主动的态度都会影响到法院的最终判决。态度界定分为好、一般、差三种情况。如果您对认罪态度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本站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00次阅读
  • 认罪态度好,即有悔罪表现,但是要适用缓刑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我国刑法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2024-02-25 917次阅读
  • 2023.03.05 6999次阅读
  • 474次阅读
  • 认罪态度良好属于可以酌情从轻判处的量刑情节,不是必须从轻判处的量刑情节;是否从轻尚需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综合考虑。法官在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中,首先要看罪犯是否“认罪、悔罪”。“认罪、悔罪”除了罪犯要以主动真实的言辞和书面形式明确表达以外,还要以罪犯积极、自愿、认真地接受改造的客观行为表现出。除此之外,法官还会综合考虑原判情况及罪犯接受改造情况。
    2024-02-21 947次阅读
  • 2023.03.01 3848次阅读
  • 393次阅读
  • 认罪态度好,即有悔罪表现,但是要适用缓刑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我国刑法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2024-02-29 902次阅读
  • 2023.03.13 3461次阅读
  • 3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