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案子到法院了多久开庭

案子到法院了多久开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282人看过
导读:案子审理期间,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确定。若需递交最高审判机关审核恢复审理,开庭日期无固定限制,但需在审限到期前完成原定庭审。被告提起的公诉案件,法院应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三个月。死刑、民事赔偿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况,可经上级法院批准延长审限,最长三个月。
案子到法院了多久开庭

一、案子到法院了多久开庭

涉案事件若需递交最高审判机关进行审核恢复审理,其具体的开庭日期并无法定限制;

然而无论如何,在审限到期前,原定庭审必将会如期举行。

关于被告方提起的公诉起诉案件,依照中国司法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相关申请后,应该确保在两个月内结束审理,最长延迟不超过三个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告罪名可能导致死刑或涉及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或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况出现的,则必须经过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意,才能将审理期限适当延长,最高可达三个月之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的案件,补充调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案子到法院多久到法院审判

案子到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案子到法院了多久开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499次阅读
  • 案件进入法院后,审理时间因案件性质而异。公诉案件一般应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自诉案件审理周期不超过六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二十日内审结,可延长至一个半月;速裁程序应在十日内完成,最长可延至十五日。
    2024-04-14 904次阅读
  • 2023.03.13 278008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刑事案件从决定拘留到法院开庭,要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两个阶段,其中立案侦查阶段刑事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超过二个月,复杂可延长;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是一个月,复杂可延长。
    2024-02-20 1070次阅读
  • 2023.04.16 1066次阅读
  • 408次阅读
  • 案子审理期间,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确定。 若需递交最高审判机关审核恢复审理,开庭日期无固定限制,但需在审限到期前完成原定庭审。 被告提起的公诉案件,法院应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三个月。 死刑、民事赔偿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况,可经上级法院批准延长审限,最长三个月。
    2024-04-20 1219次阅读
  • 2023.04.15 1908次阅读
  • 432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