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怎么定性套取国家资金

怎么定性套取国家资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599人看过
导读:具体的定性取决于行为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和相应的定性:贪污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诈骗罪:如果个人或单位在申报国家资金时严重弄虚作假,虚构企业或项目,伪造关键性申报材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若是对怎么定性套取国家资金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一、怎么定性套取国家资金

具体的定性取决于行为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和相应的定性:

贪污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

诈骗罪:如果个人或单位在申报国家资金时严重弄虚作假,虚构企业或项目,伪造关键性申报材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挪用公款罪:如果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如果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单位名义私分国有资产,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职务侵占罪: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在定性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主体资格:行为人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或与国家资金管理有关的人员。

行为方式: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便利或采取欺骗、虚构等手段。

主观目的: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侵犯对象:行为是否侵犯了公共财物或国有资产。

数额大小:涉及的金额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涉嫌套取国家资金,应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性和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二、套取国家资金罪判几年

套取国家资金涉嫌诈骗,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公积金提取金额怎么算

公积金提取金额有以下计算方式:

1、租房提取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50%,每年度可以提取不超过12个月的月可提取额。

2、用于其它住房消费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提取前12个月内职工住房公积金应缴存总额的30%。

3、购买具有所有权的住房或建造、翻建、大修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的住房,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时账户内存储余额,且不超过购房总价。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时账户内存储余额的60%,且不超过购房总价款。

4、偿还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住房的贷款本息的,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仅有一套住房时,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职工上月实际还贷额。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60%。

5、第三套住房不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怎么定性套取国家资金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20次阅读
  • 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人不符合国家专项资金政策的基本条件,在申报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严重弄虚作假,虚构并不存在的企业或项目,伪造关键性申报材料,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对使用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024-02-22 1082次阅读
  • 2023.03.12 2338次阅读
  • 312次阅读
  • 主体方面: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人不符合国家专项资金政策的基本条件,客体是在申报过程中严重弄虚作假,虚构并不存在的企业或项目,伪造关键性申报材料,主观要件是故意,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对使用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024-02-20 1432次阅读
  • 2023.05.10 1487次阅读
  • 332次阅读
  • 套取国家资金没有专项罪名,关键是看套取后续行为,据为己有的是贪污罪,以单位名义私分的是私分国有资产罪。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贪污罪的认定标准为:1、是国家工作人员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具有刑事违法性。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2024-02-22 1150次阅读
  • 2023.03.08 2285次阅读
  • 251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