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

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964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

一、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

诈骗团伙员工按照在诈骗案件之中起到的作用来定罪,若起到的是主要作用,则按照主犯来定罪,如果起到的是辅助、次要的作用,则按照从犯来定罪。若员工被认定为是从犯,则一般会参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诈骗团伙员工的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则属于从犯。《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从犯与主犯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

相关法律规定:《刑法》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已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单位若涉嫌犯了诈骗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团伙诈骗员工未批捕还会判吗?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