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补偿标准精选解答 > 集体土地厂房赔偿标准

集体土地厂房赔偿标准

时间:2024.02.24 标签: 征地拆迁 补偿标准 阅读:1313人
律师解析:
1,由于厂房是在划拨土地上,所以拆迁时,是没有土地补偿金的,补偿的范围有以下几项:
房屋,建筑物补偿应当以相关房产证明登记的建筑面积为计算标准。
因为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房产证明和土地证明的,可经实际丈量确定。
2,设置重置补偿,设备搬迁安装费用应当按国家和当地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标准如下: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

失地农民补偿标准最新规定:1、政府征用或征收有集体土地的,必须支付有关补偿费用,具体包括三项:土地补偿费、安置费、青苗补偿费。后两项发到居民手中。2、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

赔偿标准是:一、修建高速公路征用耕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6倍。二、修建高速公路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国家征地补偿款通常何时发放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征地补偿费是国家为基础设施建设征收土地时,对土地所有人(土地补偿费给所有权人)的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投资与收益损失补偿)、安置补助费及地上物和青苗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补偿协议和安置计划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需全额发放。

    浏览量:1130 2024-06-09
  • 征收国营农场的补偿标准有何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为配合经济建设或公益项目,需依法征用国有农场耕地,遵循法定程序并给予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贴和青苗赔偿。补偿标准因地制宜,旨在保障农场员工生活稳定,生活水平不降低甚至提高。建设用地回收参照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规定,确保员工基本权益。

    浏览量:1366 2024-06-09
  • 农村房屋征收补偿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住宅产权被征收时,将获得多项赔偿和补偿权益,包括房屋及附属设施、室内外装修及家具家电的补偿费用,搬家运输及短期安置补贴费用,以及土地使用权补偿款。这些补偿旨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征收过程中得到公正对待。

    浏览量:1170 2024-06-09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土地一级开发与流转法律事务部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破产法学会会员 执业年限:10年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行政诉讼、房地产建筑工程法律事务、征收拆迁等

咨询该律师
  • 征收农村建设用地的补偿标准有哪些

    1400人阅读

    农村建设用地补偿标准:根据房屋结构和折旧状况分类,按每平米单价精确计算征收补偿费用。周转补偿费依据临时居住条件和人口数量,每月补贴补助。奖励补偿费用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政策制定,确保不随意变更或调整。

  • 临时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1173人阅读

    临时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省级政府根据综合地价确定,考虑土地用途、资源状况、产值、位置、人口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其他地上建筑物和绿植补偿费用由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民住宅提供新宅基地或货币补偿,搬迁和临时过渡费用也需补偿。社保费用筹集、管理和使用方法由省级政府制定。

  • 共同还贷增值补偿计算方法有哪些

    1789人阅读

    1.增值部分=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贷款部分占比×离婚时房屋市场价值-共同偿还贷款部分。2.增值部分=夫妻共同承担贷款部分占比×离婚时房产市场价值-共同偿还贷款部分。3.增值部分=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占比×(离婚时房屋市场价值-购房价格)。

  • 拆迁赔偿官司的律师费能上诉吗

    1961人阅读

    关于拆迁补偿争议的律师代理费,若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有异议,可在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同理,对一审裁定不满的对方当事人也有权在10日内上诉。若双方均未在规定时间内上诉,一审判决或裁定即生效并产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