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其他侵权精选解答 > 预备役年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预备役年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05.20 标签: 损害赔偿 其他侵权 阅读:1353人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及其他相关法规文件所明确,我国士兵预备役的征召标准设定为年龄介于18岁至35岁之间的人群,这意味着,属于以上年龄段的人群有资格成为我军的士兵预备役队伍中的一员。
然而,由于军种差异性、职位多样化以及岗位性质的多样性,实际的年龄界定标准尚需因军种、职务以及岗位特性的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部分特定职业与技术岗位可能会对年龄限制予以适度放宽或适度收紧。除此以外,参与预备役训练的士兵还必须符合身体素质、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要求,并且要经历严格的筛选与培训过程,方能正式成为士兵预备役队伍中的一员。
同时,作为预备役士兵,他们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与职责,包括定期接受军事训练、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四条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论侵占罪中遗忘物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侵占罪中对遗忘物的判定通常需遵循以下几个特定标准:首先,被主张为遗忘物的物品必须属于处于他人无法有效掌控下的范畴;其次,行为主体须明确认识到自己所占有的物品来源于他人的遗弃;再者,行为主体有违法律规定,将此遗弃之物据为己有;以及,其拒绝将遗忘物归还所有权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退回。关键在于,对于遗忘物的认定,不仅要考虑到财物的实际失控状况,同时也要注重行为主体的主观层面的意图。

    浏览量:927 2024-06-02
  • 侵占罪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依据《民法典》第235、238条,侵占罪民事责任包括恢复原状、损害赔偿等。权利所有者可要求非法占有人返还财产,如侵占造成损害,可要求赔偿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具体责任视情节而定。

    浏览量:841 2024-06-01
  • 父亲盗窃罪可以上警官学校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父辈有犯罪行为,后代参军、考公务员将受影响。受刑事制裁者及其直系子女、祖父母、配偶将无法通过军队、公务员、军校、警校、银行、国企等政治考核,导致无法获得相应岗位或职务。

    浏览量:1405 2024-05-31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用人单位登报除名合法吗

    1172人阅读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法律,履行送达手续。若未遵循程序,如未通知员工,则视为违法,需支付经济赔偿金。用人单位可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邮寄信件等方式传达解除信息。直接在报纸公告不符合法定程序,也属非法行为。

  • 离家出走去同学家过夜算被囚禁吗

    1842人阅读

    若得到双亲许可,则不违法;反之,擅自前往同学家过夜则构成违法。未成年人在未满18岁前,行为决策需经父母同意,尤其在离家过夜等事项上,家长更应慎重考虑,以免孩子触碰法律底线。在成长的道路上,青少年应遵守法律,尊重父母意见,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

  • 意外失火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1649人阅读

    失火行为需根据其引发的损失来判断法律责任。若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三十万元,可能构成犯罪。意外失火,如因疏忽大意引发且后果严重,当事人需承担刑事责任。故意纵火、决堤放水、爆炸等危险行为,导致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如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可以获得资助吗

    1879人阅读

    特困救助证书是颁发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确定赡养、抚养、扶养责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岁未成年人的证明文件。特困供养对象享受基本生活保障、生活照料和疾病治疗等救助措施。政府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