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遗产继承精选解答 > 丧失继承权有哪些特点

丧失继承权有哪些特点

时间:2024.02.28 标签: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阅读:1300人
律师解析:
丧失继承权有以下特点:
1、继承权丧失不仅适用于法定继承也适用于遗嘱继承
2、丧失继承权是一种民事制裁。
3、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必须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条件。
4、继承权丧失仅具有相对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遗赠协议并不属于民法典规定的需要见证人签字的协议,只需要遗嘱人签字即可。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需......

财产分割协议应具备以下内容:1、各方的基本情况;2、协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的原因和分割理由;3、被分割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4、分割财产的原则;5、各协议人分......

财产分割协议应具备以下内容:1、各方的基本情况;2、协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的原因和分割理由;3、被分割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4、分割财产的原则;5、各协议人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遗嘱还需要公证吗

    易轶律师

    遗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是经公正处按照法律规定公正的遗嘱;除了公证遗嘱需要进行公证,其他四种遗嘱只要符合自身的构成要件就有效并不需要进行公证。相比较与其他四种遗嘱,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最高的。

    播放量:1040 2023-03-30
  • 什么是共同遗嘱

    万鹿勇律师

    共同遗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共同遗嘱有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和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之分。所谓形式上的共同遗嘱又称单纯的共同遗嘱,是指内容各自独立的数份遗嘱记载于同一份遗嘱中。

    播放量:889 2022-06-09
  • 适用遗嘱继承的条件是什么

    万鹿勇律师

    根据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适用遗嘱继承: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未先于遗嘱人死亡。

    播放量:784 2022-06-09
纪蓉蓉律师

北京市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

纪蓉蓉律师,北京市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1981年出生,2006年通过司法考试。2012年被评为青岛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青岛市市北区妇联公益律师、青岛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员。 执业领域:婚姻继承、征地拆迁、工伤赔偿、交通事故。

咨询该律师
  • 继父母离婚后继子女还有继承权吗

    1765人阅读

    继父母离婚后,继子女在法律上不再享有继承权。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继子女曾得到抚养照料,则有权继承。这通常指继父母与未成年继子女长期共同生活并承担生活开支。离婚导致婚姻关系终止,从而使继父母子女关系结束,继子女失去继承权。

  • 如何立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1350人阅读

    1.自书遗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日期。 2.代书遗嘱:两位见证人在场,其中一位撰写,遗嘱人和其他两位见证人签名。 3.录音遗嘱:两位见证人在场。 4.口头遗嘱:紧急情况下,两位见证人在场。紧急情况解除后,若遗嘱人具备其他形式设立遗嘱能力,口头遗嘱无效。 5.公证遗嘱:通过公证机构办理。

  • 老人去世后遗产分配是否有有效期

    1906人阅读

    已故者遗产的继承问题,其实并无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要具备合法继承权,相关遗产继承的时效将持续至被继承人离世为止。然而,对于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的诉讼方面,确实设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通常来说,此类纠纷的诉讼时效约为三年,时效期从当事人知晓或应该知晓自己权益受损及义务责任人之日开始计算。

  • 继承的房子怎么不显示产权年限

    1177人阅读

    在房屋产权继承方面,实际上并无具体的年限限制。然而,若在继承过程中产生争议,则将遵循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即指当某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起,至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止,必须在三年内完成,否则将可能被视为放弃该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