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工亡的要不要赔偿丧葬费

工亡的要不要赔偿丧葬费

时间:2024.02.24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1383人
律师解析:
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
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丧葬费前往社保大厅领取,如果原单位已经不存在可以直接带好收据前往社保大厅。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亲属要在7日内向负责支付其基本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或在3日内向死亡......

职工丧葬费去当地社保机构领取。丧葬费是指在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工作中死亡,其家属为了处理死者后事而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一般包括运尸费、火花费、购买普通骨灰盒、一期骨灰存放......

丧葬费可以放弃。丧葬费是对死者近亲属处理死者丧葬事务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一般包括运尸费、火化费、告别仪式费、购买骨灰盒费、骨灰存放费等。死者单位给付的丧葬费是对死者亲属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被刑事拘留开除有赔偿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事拘留不必然导致解雇。员工若因犯罪被辞退,赔偿需视情况而定。若员工无罪释放或指控不成立,依《劳动合同法》,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赔偿。单位非法解雇员工,员工有权主张经济赔偿。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法律条文和案件细节来判断。

    浏览量:1143 2024-05-29
  • 职工被刑事拘留算旷工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员工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通常不被视为旷工,因其已丧失人身自由,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但具体是否算旷工,需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条款判断。

    浏览量:1036 2024-05-25
  • 试岗三天可以随时走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试用期内仅工作三天的劳动者不可随意离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需解除劳动关系,应至少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未按规定擅自离职,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损失将由劳动者自行承担。

    浏览量:1074 2024-05-24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天津择鑫律师事务律师

天津择鑫律师事务

天津择鑫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2年,是经天津市司法局审批依法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也是天津市成立较早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成立至今服务过的客户数量超20000+。 建所10余年来,始终贯彻最大程度维护客户利益的执业宗旨,为多家国企,央企,大型民营企业提供专业的、全面的、务实的法律及商务解决方案。律所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立即咨询
  • 劳动法解除劳动关系有什么规定

    1069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聘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需提前至少三十天向雇主提交书面通知,以便双方准备和工作交接。试用期内,劳动者需提前三日书面提出辞职申请。双方协商一致时,可遵循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合同未签先开工的问题如何解决

    1112人阅读

    施工过程中,应先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施工内容、方式、价款支付、期限、计价结算及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无合同施工引发的纠纷和权责模糊。若双方沟通协商未果,可寻求法律帮助,向法院提起诉讼。确保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

  • 公司裁员怎么谈赔偿

    1998人阅读

    我国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在财务困难或市场竞争力减弱时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对赔偿不满,可尝试友好协商;协商无果可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 主动离职不愿意等一个月是否合法

    1370人阅读

    提交辞呈后,不需等待整月才能离职。劳动者有权与企业积极对话,并在获得许可后先行离开。按法律法规,劳动者有权提前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三十天解除劳动合同。如处于试用期,则提前三天通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