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拖欠工资一个月怎么处理

拖欠工资一个月怎么处理

时间:2024.05.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482人
律师解析:
关于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路径,大致有以下三种种方式:
首先,应积极尝试与雇主进行沟通协商,与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达成协商共识;
其次,若双方无法就此问题达成和解,可考虑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最后,若仍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书面申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申诉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此外,若对仲裁裁决结果感到不满,可在收到仲裁文书后的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法中关于调解申请的解读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立法》规定,调解申请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即调解申请书。同时,由于调解具有灵活性,申请人也可以选择口头方式提出调解申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提出调解申请。

    浏览量:1195 2024-06-14
  • 仲裁费用缴纳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争议仲裁费用标准根据参与人数不同而定:三人以下案件每件20元,四至九人案件每件30元,超过十人集体纠纷案件每件50元。争议金额以申诉人请求或实际争议金额为准,取较高者计算。

    浏览量:1300 2024-06-14
  • 劳动仲裁法中关于调解申请的解读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立法》规定,调解申请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即调解申请书。同时,由于调解具有灵活性,申请人也可以选择口头方式提出调解申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提出调解申请。

    浏览量:1293 2024-06-14
  • 劳动仲裁赢了但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1307人阅读

    劳动仲裁后企业解散,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如公司注销在仲裁前,申请人可将股权承接方或负责人列为被申请人,申请仲裁委判决;仲裁中公司注销,申请人可变更或追加被申请人,继续执行仲裁裁定;若均无果,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保障权益。

  • 劳务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1935人阅读

    中专学生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习,但需遵循学校规定。多数学校与企业合作,学生需通过自我申请和学校批准才能自由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期间,学生应接受企业和学校双方指导,确保实习质量和效果。

  • 绩效考核职工不知情,职工没有签字,可以劳动仲裁吗?

    1442人阅读

    员工若因绩效考核未被告知或未签字而引发薪酬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需确保:1)直接利益冲突;2)争议属劳动法律范畴;3)受地方仲裁机构法规覆盖;4)提交完整申请书及相关证据;5)在争议发生后60日内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 如果因为公司拖欠薪资离职后仲裁需要多久

    1096人阅读

    探讨企业欠薪导致离职后仲裁时间,一般情况下,劳动者需等待45个工作日才能得到仲裁结果。若对劳动报酬有异议,仲裁部门从受理之日起算。复杂案件可经主任批准延长,但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欠薪纠纷仲裁时效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