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n1是几个月的工资

n1是几个月的工资

时间:2024.04.18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1191人
律师解析:
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条款严明规定:
雇主及受雇人员在平等互信、友好协商的基础之上,可于既定情况之下解除劳动契约关系。
如雇主针对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想法并最终与劳动者达成共识,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进一步来说,针对以双方协议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状况,如果是由雇主方面首先提出解除请求,那么雇主就有义务承担并支付经济赔偿金;若是劳动者自行提出该请求,雇主则无须为此支付经济赔偿金。
此外,经济赔偿金的具体应用范畴,主要包含以下七项常见情况:
1.劳动者因雇主方原因被迫结束劳动契约关系的情形。
2.雇主方提出主动协商解除劳动合约的建议。
3.雇主在无过失责任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约的行为。
4.基于经济因素考虑实行裁员政策时,向员工发放经济赔偿金的措施。
5.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而自动失效。
6.雇主资质丧失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7.盛行于法律、行政法规等领域的其他特定情形。
在计算经济赔偿金的标准流程中,应依照劳动者在职时间不足六个月的前提下,按照半个月工资的基准支付经济赔偿金;每满一年或者工作总时间达到六个月至未满一整年的期间,实行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赔偿金。
在此过程中,没有设定经济赔偿金的最高上限。
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当其月薪超出所属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之数时,应按下述方式支付经济赔偿金:
按照职工月均工资三倍的比例执行,并且支付的尾款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我国的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务派遣工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转为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转换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劳务派遣工是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下,职工的工作时间应不超过每日8小时,不超过每周44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

实习期是否算工龄就要分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是过了实习期,而且也定了劳动合同,那么就可以计入到工龄里面;如果只是学生在暑假或者是寒假实习的,则不能计入到工龄里面;工龄就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关系成立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关系的确立需满足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须依法制定并实施劳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管理;劳动者的劳动须融入单位运营或生产活动中,形成必要连接。

    浏览量:1303 2024-06-18
  • 仲裁劳动关系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关键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存记录、工作证或服务证、招工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及事实真相的证人证言,用于证明劳动关系、薪酬和社会保险状况。

    浏览量:1107 2024-06-18
  • 未签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违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资关系需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入职后一月内,若双方未达成协议,员工可离职无需提前通知;若超期,单位在书面通知后可终止关系,无需赔偿,但需支付相应工作期间薪酬。

    浏览量:1054 2024-06-18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 公司搬迁多远才有赔偿

    1373人阅读

    企业搬迁后,如员工通勤时间超出合理范围且公司未提供有效出行方式,员工离职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同城搬迁一般不需补偿,但跨城搬迁导致员工离职则需支付补偿金。

  • 视同工龄认定去哪里认定

    1542人阅读

    视同工龄认定需前往社保部门办理,准备相关材料如工作档案、退伍证书等,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1-3个月提交申请。社保部门核实材料后进行认定,如资料齐全通常可当场完成。如资料不足,认定时间可能延长。

  • 降职不降薪可以赔偿吗

    1018人阅读

    降职不降薪,员工能否要求赔偿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双方协商一致或员工有过错,且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员工无权索赔。若用人单位未经同意擅自变更,员工有权拒绝并在受损时依法索赔。因此,员工应了解自身权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 怎么才算非本人意愿离职

    1614人阅读

    员工非自愿离职的认定基于多种情形,包括公司未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保护或条件、未足额支付薪酬、未发放足额加班费、未购买社会保险、故意拖延签署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侵害员工权益等。这些情况均可视为员工非自愿离职的合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