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是什么

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9216人看过
导读:1、法院方面的原因:1、在于法院的评价系统。2、在于法官对事实问题的规避。2、当事人方面的原因:1、涉及当事人的诚信问题。2、义务人调解的目的是非善意的。解决对策:1、优化法院系统内部评价机制,调整法官工作理念,以当事人利益为核心。2、加强对当事人的引导,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是什么

民事诉讼的调整对象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民事诉讼遵循的是私法自治的原则,这表明当事人双方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享有很大的自由。所以民事诉讼中法院的调解是很重要的。目前来看,法院经过调解结案的案件比例上升,但是由于当事人一方反悔导致进入强制执行的案件也是数不胜数。律图小编整理相关知识,为大家解读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一、相关概念介绍

1、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2、法院调解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3、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二、民事诉讼调解后再强制执行的现状

从当下各传播媒介对各地法院高调解结案率的报道显示,全国各地的法院调解结案率基本都在60%以上,甚至还可能更高,而且近年来法院调解结案率似乎一路攀升。但是,高调解率却没有带动高自动履行率,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大量的案件调解结案后又进入执行程序。

三、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

(一)法院方面的原因。

1、在于法院的评价系统。随着社会和谐化的提出,案件调解结案率的高低越来越被法院内部及其外部所看重。通过对法院内部评价系统的了解,笔者发现案件调解结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考察法官业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还是呈现出行政化的一种管理机制,上级法院把调解率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下达后,下级法院就会根据上级的工作指示把调解结案率作为重点通知到各个审判庭室的法官。法官作为案件的审判人员,为了业绩的提升、职务的调遣、工资的涨跌等不免会加大对调解结案格外的重视。基于此目的,强制调解的现象就会凸显出来。强制调解是在双方当事人非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即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强势下暂时同意了调解,一旦将要履行时,一方当事人就会不情愿,此时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调解结案后的案件不得不进入到强制执行阶段。

2、在于法官对事实问题的规避。一件民商事案件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法官为了及早结案,引导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案的一种现象。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当事人也是不情愿的。在我国,“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贯穿在法院调解当中,如果法院所做的调解不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而是法官通过强制或者诱导的方法所作出的,那么此法院调解是无效的。除此之外,法院不顾调解原则而一味强制或者诱导调解,不仅不能提升调解结案率,对法院的有限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二)当事人方面的原因。

1、涉及当事人的诚信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书一旦生效,债务人就有按调解书自动履行的义务。如果不履行,不仅仅是有违诚实信用的要求,而且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③《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反悔所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只是对不履行调解协议一方进行诚信上的谴责。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没有任何理由的前提下,当事人双方在收到法院调解书前都可以进行反悔。而此时,反悔的一方也不会受到法律上的制裁。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双方特别是义务人一方便把法院所主持的调解当成拖延的手段,先接受法院调解,到调解协议所规定的期限到达时再做打算。这时就会造成义务人仍不去履行或者仍没有能力履行的结果。更有甚者,一些有能力履行的义务人保持消极的态度,故意拖延时间,对调解协议中所规定的义务一拖再拖,直到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2、义务人调解的目的是非善意的。一般来说,调解的过程中,权利人和义务人在法院的主持下各自做出让步,以达到两者都可以接受的目的。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有些义务人在调解之初就心存恶意,表面上同意法院所主持的调解意向,但内心却不是真正的想同意并履行法院调解时双方达成的一系列条件。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在调解的过程中让权利人做出最大的让步,并从中取得自己最大的利益。而且,义务人所做的并非局限于此,在法院调解完成,制作调解协议,双方调解生效后,他们并不按照调解书中所规定的义务去履行。当权利人无计可施,只能申请法院强制履行的时候,义务人却早在此之前把调解书中所涉及的财产转移到其他地方,法院很难控制此情况的发生并造成调解成功的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的程序当中,而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却也无计可施。

四、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的解决对策是什么

1、优化法院系统内部评价机制,调整法官工作理念,以当事人利益为核心。法院系统内部评价机制关系着每一位审判案件的法官,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导向对法官具有指引作用。而据笔者调查所得,在法院内部把民事案件调解率作为评价法官政绩的因素之一,民事案件调解率的高低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关系着法官的综合考评。但现实生活中,调解结案率的高低并不代表着调解结案的案件具有相应高低的执行率。也就是说调解结案的案件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自动的去履行,而是转而进入了执行程序。这样看来,把调解结案率作为最主要的考评因素是不妥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把调解结案案件的自动履行率也算入考评之中,这样让法官不仅要重视案件的调解,还要重视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从制度上避免了强制调解、违法调解现象的出现,这样才体现出法院调解的优势。

2、加强对当事人的引导,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当事人作为法院调解的对象对于案件是否能够自动的履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自动履行率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案件当事人特别是义务人没有履行能力,恰恰相反,没有履行能力导致调解的案件无法自动履行仅仅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当事人调解时的恶意心理,或者是在有履行能力的前提下故意拖延而导致的调解结案后的民事案件自动履行率低。由此可以看出,对接受法院调解的当事人进行引导,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发生的情况在增加。民事诉讼调解后再强制执行的原因可以在法院和当事人身上找原因,主要是法院对问题的回避以及评价机制的问题,还有当事人的诚信问题以及调解目的的非善意从而造成的。所以,法院应该优化评价机制,也应加强对当事人的引导和诚信教育。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