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339人看过
导读:若初始判决在基本事实认定上模糊不清,应撤销并返回原审法院重审,要求法庭查清事实后作出最终判决;若原判决遗漏重要当事人或存在严重违法如缺席审判等,同样应撤销原判决,并仅有一次机会重新递交至原审法院重审。
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如果发现最初的判决在认定基本事实方面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应宣布撤销该判决并将案件回归至原审法院重新审理,同时要求法庭在确定相关事实真相之后再做出最终判决;

(2)如果当初的判决遗漏了重要当事人亦或是未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缺席审判等严重违法行为,则应宣布撤销原来的判决,将案件重新递交至原审法院予以重审。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重审次数仅有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二、二审发回重审对谁有利

二审发回重审不存在有利于哪一方的情况。二审发回重审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