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民法典对合同损失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对合同损失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642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8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对合同损失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一、民法典对合同损失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在签署合同并违约之后,通常是依据合同中明确注明的违约责任来承担赔偿。

自合同被合法确立之日起,它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全面保护。

当签署完合同后,一方当事人违背了其应尽可能遵守的协议条款时,另一方有权将此行为诉诸法律以寻求赔偿违约金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84条的规定,对于一方违反其未履行的合同义务或履行不当的义务,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情况下,所必须支付的损害赔偿金的金额应该与因其违约而产生的实际损失相当,其中也包含在履行合同之后可能获取到的任何利益;然而,这笔赔款总额不应超出违约方在签署该合同时能够预见或理应预见到的因为违约可能导致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民法典对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

不符合以下条件的合同无效: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法典对合同损失赔偿的规定是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