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附带民事审理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

刑事附带民事审理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731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一般在两至三个月。该诉讼程序可在立案后、一审判决前提出。当事人需提交正式的附带民事诉讼书以确保诉讼顺利进行。法院在受理并审理过程中,可采用调解或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或裁定。
刑事附带民事审理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

一、刑事附带民事审理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通常在两个月到三个月之间。

关于此项诉讼程序,可以在立案之后且一审判决之前提出。

同时,为了保证附带民事诉讼能够顺利进行,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正式的附带民事诉讼书。

在法院受理并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调解方式处理相关事宜,或者根据物质损失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1、受害人只能就物质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2、受害人物质损失的原因只能是两种情况: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或者财物遭受毁损。

因为只能对物质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以这里所讲的人身权利仅指身体权、健康权等物质性的人身权,而不包括姓名权、肖像权等精神性的人身权。

除了人身损害以外,财物被毁坏的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诸如交通肇事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放火罪等案件,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五条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事附带民事审理期限法律规定是多久”,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