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2116人看过
导读: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面临着败诉的风险。因为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明确的说明,如果说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话,那么对于对方来说就享有了抗辩的权利,此时是不能够支持原告诉讼主张的。
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是面临着败诉的风险。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转让的。过了诉讼时效后,债权可以依法转让的,经受让人同意,债权人可以转让债权,并且通知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二、经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转让?

能够转让,不能转让的债权如下。

1、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要求这种约定须在转让之前订立,否则,该约定无效。且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债权人违反双方禁止转让的约定,将债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可取得该债权。

2、依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

这类债权要么与债权人的人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么基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信任关系产生,如扶养请求权、雇主对于雇员、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对这类债权转让,应按无效处理。需注意的是,一般认为,由性质上不得转让的债权所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转让。

3、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国家以法律禁止转让的,违反禁止性规定的,合同当然无效。在我国禁止转让债权多以行政规章形式出现,如下列资产不得对外公开转让:①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③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债权以及其他限制转让的债权。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是按照合同的性质,将已经经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进行转向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说事后提起民事诉讼的话,那么是需要承担败诉的风险的,毕竟对方是可以主张该笔债权已经诉讼时效经过。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