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内蒙古法律咨询 > 通辽法律咨询 > 通辽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平时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预防过失犯罪或者避免

平时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预防过失犯罪或者避免

董* 内蒙古-通辽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19.08.02 13:28:16 321人阅读

一哥们因为过失犯罪被拘留起来,后听他说他开车把一名老婆婆给撞上了,幸好老婆婆没什么大碍,但是哥们还是被拘留了说是因为他开车之前知道自己的刹车有点问题,但他认为自己车技不错,不会有事故发生。谁知道没几天就出意外了,生活中到底该如何预防过失犯罪或者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通辽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通辽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制定严格的行业、企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违者必究。
2
在刑法分则中对过失犯罪作出明确界定,便于适用。
3
提高业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处罚,做到罪刑相适应。
4
加强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5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6
加强对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

2019-08-02 13:38:16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过失犯罪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
过于自信的过失意为: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轻信危害结果能够避免,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形。
疏忽大意的过失意为:没有认识到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因为大意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主观的认识程度上,过于自信的过失认识的程度较高,仅仅因为轻信能够避免,才成立过失犯罪。但是,法律要求,当事人之所以轻信能够避免,是基于平日的生活经验而带来的错误判断。这这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因为如果当事人并非持轻信态度,而是持放任或者希望的态度,那么就能定性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较之过失犯罪,故意犯罪的量刑更重。
疏忽大意的过失要求当事人本应该预料到危害结果而没有预料到,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就在于当事人主观是否能够预料,意外事件客观无法预料,疏忽大意的过失主观上没有预料但是应该预料。
针对你的问题,如何避免过失犯罪,我想提如下一些意见:

一,保持谨慎的态度。

二,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建议,做到自己判断实情。

三,积累生活经验,尤其是一些可能会给他人造成危害行为的生活经验,比如,花盆放在阳台上是否会掉下去。

2019-08-02 13:30:16 回复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观念;
同时提醒学生在网贷之前要对网贷做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利息收取方面;
在大学开设法律课程和法律知识的讲授;
加强对规范网贷公司行为的法律完善和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
校园网贷的危害:
1.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校园网贷的利率普遍在20%-30%之间,是银行一年期基准利率的
4.12-
6.19倍,若学生不能按期还款发生违约行为,还须支付12%-18%(年化)的服务费,曾出现某大学生在校园借贷晚还6天1万变
4.2万的案例。
2.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某大学生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购买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每月要还的欠款超过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3.部分校园不良网贷平台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存在借款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
上述是非法校园贷如何避免的解答,望采纳。

预防职务犯罪就是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定的方针和原则,认真履行预防职责,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过程。预防职务犯罪是一种有利于民生的行为。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行政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