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杭州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多久

杭州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多久

时间:2024.05.12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104人
律师解析:
通常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所需耗费的时间在四十五个工作日左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庭对劳动争议案件裁决的期限应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计算,并且最晚必须在四十五个自然日内完成。
然而,若因案情复杂而需延长审理期限,则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批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延长的审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五个自然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 销售人员无业绩却不肯离职可以仲裁吗

    1570人阅读

    若公司业务代表连续三个月无业绩,雇主可依法终止雇佣关系。但在此之前,需提供必要培训或调整岗位。若员工仍不胜任,雇主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并依法办理解聘手续。同时,需通知工会确保程序合规。

  • 劳动仲裁延期开庭申请需要什么手续

    1761人阅读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书面告知是否受理,并在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开庭前五天送达开庭通知书,通常与受理通知书一并送达。被申请人如需延期开庭,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向委员会申请,是否批准由委员会决定。缺席庭审,仲裁员可缺席裁决。裁决生效后,被申请人未履行义务,申请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劳动仲裁讨薪怎么处理

    1988人阅读

    违法拖欠工资,用人单位需承担以下赔偿责任:1.全额补发工资并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2.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和经济补偿;3.如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需支付差额;逾期未支付,将加付50%-100%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应遵守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故意拖欠或未足额支付者,人民法院将发出支付令。

  • 劳务纠纷仲裁判决后异地上诉怎么办

    1877人阅读

    仲裁裁决书自颁布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当事人对裁决结果有异议,不得异地起诉,而应遵循法定程序,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撤销裁决的申请。这一规定确保了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效率,同时也为当事人提供了合法、公正的救济途径。通过明确的法律程序,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纠纷的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