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合同精选解答 > 劳动用工风险有哪些

劳动用工风险有哪些

时间:2024.04.22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 阅读:936人
律师解析:
未能签署或者是延迟签署劳动合同时限。
这将使雇佣方有可能被迫承担支付双倍薪资的风险。
无理由地解雇任职者。
尤其是在试用期期间任意离任员工,如若缺乏明确的录用标准以及合乎情理的解释,这样的行为极有可能触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而给雇佣方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
不遵循规范的规章制度。
如若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处理,或者并未能进行有效地公示,那么这些规定很可能无法得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的承认与支持,进而为企业带来法律上的隐患。
不按时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如此一来,企业将可能遇到未能全额缴纳社会保险的风险,其中既包括因拖延所产生的滞纳金,还包含了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补偿原则和步骤:合法解除: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随意解聘员工。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补偿原则和步骤:合法解除: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随意解聘员工。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试用期的长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根据第十九条中的相关规定,试用期的长度取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 1、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不能超过一个月。 2、......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确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期限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短期合同(3个月以上1年以下)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中长期合同(1年以上3年以下)试用期不超2个月;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限制在6个月以内。

    浏览量:868 2024-06-09
  • 劳动合同不得终止的情形包括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合同无法解除或终止的情况限于:期满后未做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员工;在职患职业病者;患病或非公伤且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合同将持续至相关状况消除后方可解除或终止。

    浏览量:989 2024-06-09
  • 法律对于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具体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劳资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辞职意愿,也可解除劳动关系;任何一方因法定事由行使单方解除权,劳动合同同样具备合法解除条件。

    浏览量:1082 2024-06-09
  • 试用期长短是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吗

    钟玉琳律师

    不是。试用期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进行设定,按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各部门责令改正。

    播放量:1224 2022-06-07
  • 劳动合同内容中有哪些必备条款

    钟玉琳律师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播放量:1199 2022-06-07
  • 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钟玉琳律师

    要签,签劳动合同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试用期也不例外,如果试用期超过了一个月,那么也得签劳动合同,并不以是否通过试用期为前提。如果公司自劳动者上班起超过一个月不签合同的,就要支付二倍工资。

    播放量:1432 2022-06-07
  • 试用期时长法律规定是什么

    1181人阅读

    试用期限的法定准则如下: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至一年之间,试用期应限定在一个月内;合同期限为一至三年,试用期应限制在两个月内;合同期限超过三年,试用期应设为六个月之内。

  • 入职合同可以有技术服务费么

    2000人阅读

    入职合同通常不涉及技术服务费用。但如企业需为员工提供特定技术培训或特殊服务,并希望在合同中明确员工承担相关费用,可在入职合同中增列相关子条目。此行为必须在法律及公正原则下进行,不得侵犯员工权益。

  • 企业如何与劳务工解除合同

    1787人阅读

    法律规定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需合法公正。企业可向劳动者明确表达解约意愿,双方协商签署协议终止关系。劳动者如有严重违规行为,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关系。若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且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企业也有权终止劳动关系。

  • 两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怎样补偿

    1892人阅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满两年未签书面合同,视为自满一年起达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补签书面合同,并支付前11个月双倍工资。赔偿从入职第二月起算,至满十一个月,之后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