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认定精选解答 > 工伤认定没有下来单位叫回去上班合法吗

工伤认定没有下来单位叫回去上班合法吗

时间:2024.02.20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 阅读:1462人
律师解析:
劳动者的工伤认定没有下来单位叫回去上班,如果伤势不影响上班,那么是合法的。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劳动者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律师解答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效过期,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原因的,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鉴定应如何办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者遭遇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单位应在30日内进行工伤认定申请;若单位未及时申请,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工会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工保险机构提请工伤认定,期限自伤害发生或职业病鉴定之日起计算。

    浏览量:821 2024-06-21
  • 工伤认定的流程应该如何进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鉴定流程包含工伤确认、劳动能力评测和福利救助三步。确认阶段可由雇主、职工本人或其家属工会申请,优先级视申请人而定;单位须30日内提出,特殊情况经评估后延长期限,逾期一年内只能由特定主体补申请。

    浏览量:1465 2024-06-21
  • 工伤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处理须依法进行,包括工伤认定(单位或职工/亲属工会可提)、劳动能力鉴定及权益确认。单位应在事故后30天内申请,特殊情况可延,逾期由职工等在一年内提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职工可主张权益。

    浏览量:855 2024-06-21
韦柳雪律师

广西同权律师事务所

韦柳雪律师从2001年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法律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办案经验,为人正直、踏实,办事严谨细致,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曾成功代理过多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离婚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擅长办理家庭婚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索赔、刑事辩护。

咨询该律师
  •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1607人阅读

    申请工伤认定需准备:工伤认定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文件、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申请书应详述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及伤情。材料不全时,社保行政部门将书面通知补充。补充完整后,将正式受理。

  • 工伤认定一年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1803人阅读

    该措施实践适用性强。职工受伤后,应在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符合条件者可适当延长。申请时,应扣除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误。因此,一年的时效非固定,具有灵活性。

  • 交通事故私了影响报工伤吗

    1577人阅读

    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伤害,即便达成赔偿协议,当事人仍可申领工伤保险。若工伤与交通事故同时发生且相互关联,受害方可享工伤赔偿金,并向交通事故责任方索赔,获得双重补偿。民事赔偿不影响工伤认定及待遇享受。

  • 工作中受伤算工伤吗

    1641人阅读

    在职场中,因工作导致的意外伤害通常被认定为工伤。工伤涵盖了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区域内,因直接或间接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 此外,还包括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预备和收尾工作,以及在执行任务时遭受的意外暴力侵害等情形。这些都被明确纳入工伤范畴,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