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时间:2024.02.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923人
律师解析: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着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
5、是以谁的名义实施工作以及由谁承担责任不同。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的职员,其提供劳动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构成用人单位整体行为的一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与劳动者本人没有关系;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的一方以本人的名义从事劳务活动,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纯粹是由于自身的过错给第三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该损害与雇主无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临时工如果是全日制用工,且符合下列情形的,被用人单位辞退后能得到补偿: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合同并与临时工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裁员的;或者因破产而辞退临时工的等。如果是非全......

企业辞退员工不违反劳动法的方式有:1、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2、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

竞业限制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而竞业限制只适用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者离职后,要遵守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到与原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被刑事拘留开除有赔偿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事拘留不必然导致解雇。员工若因犯罪被辞退,赔偿需视情况而定。若员工无罪释放或指控不成立,依《劳动合同法》,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赔偿。单位非法解雇员工,员工有权主张经济赔偿。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法律条文和案件细节来判断。

    浏览量:1143 2024-05-29
  • 职工被刑事拘留算旷工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员工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通常不被视为旷工,因其已丧失人身自由,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但具体是否算旷工,需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条款判断。

    浏览量:1036 2024-05-25
  • 试岗三天可以随时走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试用期内仅工作三天的劳动者不可随意离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需解除劳动关系,应至少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未按规定擅自离职,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损失将由劳动者自行承担。

    浏览量:1074 2024-05-24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王长胜律师

天津天关律师事务所

王长胜律师,常年专注于劳动者及企业的劳动、工伤法律事务处理,办理了大量劳动、工伤等纠纷案件,主要服务领域为:1、确认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解除与终止;3、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争议;4、工资、薪酬、加班费争议;5、工时与休假争议;6、商业秘密、服务期、竞业限制违约金争议;7、工伤认定行政诉讼;8、工伤职业病待遇争议;9、社会保险与公积金争议;10、其他劳动、工伤相关法律事务。

立即咨询
  • 用人单位用工单位有何法律区别

    1693人阅读

    用人单位是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实体,存在明确的劳动关系,受劳动法保护。而用工单位则通过第三方派遣机构与劳动者建立劳务关系,无直接法律联系。纠纷时,劳动者向派遣单位申诉,由其协调解决。

  • 离职需要拿什么东西

    1464人阅读

    离职需提交材料包括:完成工作交接并签署确认表,确认社会保险交接完成,获取正式离职证明并在劳动手册上加盖解除劳动关系印章。若签订过竞业禁止协议,需妥善保管协议文本。

  • 私立医院离职提前半年合规吗

    1589人阅读

    私立医院要求员工提前半年离职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员工离职通常需提前一个月向雇主提出申请,试用期员工提前三天通知即可。若雇主违反法律法规,如拖欠工资或未缴纳社保,员工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 职业打假不犯法吗

    1712人阅读

    职业打假行为是否违法需视情况而定。若打假人遵循道德和法律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其行为合法。然而,若打假人为追求利益,故意购买质量问题商品,以打假为名索取高额赔偿,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属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