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法院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14307人看过
导读:1、立案。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2、受理。如果当时提交起诉状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法院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普通的公民是不会天天跟法院打交道的,因此,他们如果牵扯到法律纠纷,可能在打官司的时候,不清楚法院的办案到底是怎样的。下面,律图小编为你整理了法院的办案流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法院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一)立案

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立案庭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将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不服,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受理

如果当时提交起诉状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开庭要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三)开庭

开庭时,首先宣布开庭,接着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接着是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中,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再接着进行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举证质证完毕之后,开始法庭辩论,在法庭辩论中,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四)宣判

首先是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如果最后没有达成调节协议,则由合议庭合议做出裁判(宣判),双方同意判决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如果双方不同意裁判的,可以提出上诉。

二、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可以再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在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后,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立案后,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应提前3日公告。

开庭时,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接着进入法庭调查,再接着,进行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最后由合议庭做出判决。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法院的办案流程主要分为立案、受理、开庭、宣判,如果你对判决不服,还可以提起上诉。以上就是小编对法院办案流程的总结,如果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登陆律图网站咨询在线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326次阅读
  • 法院执行局收到案件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经批准后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法院执行局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法院执行局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通知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等。
    2024-02-29 831次阅读
  • 2023.03.05 69967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一)原告向法皖起诉应提交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入数递交证据材料,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二)立案及排期。法院接受当事人递交诉状后,应在诉状清单上署名;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立案。
    2024-02-22 1479次阅读
  • 2023.03.01 1732次阅读
  • 360次阅读
  • 法院办案需要多少时间要看案件情节是否复杂。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立案后需要看案件适用什么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024-03-01 1382次阅读
  • 2023.03.03 22252次阅读
  • 326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