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社保纠纷 > 辞职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辞职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085人看过
导读:员工离职后,若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则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需满足非个人原因失业、与公司共同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办理失业登记并积极寻找新工作等条件,方可享受失业保险金。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但不得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辞职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一、辞职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作为职员的您如果是自觉自愿选择离职,那么就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实际上,可以合法地享受到失业保险金的待遇需满足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您必须是非个人主观因素导致的失业状况发生;

其次,在您失业之前,您所任职的公司与您共同交纳的失业保险期限必须达到整整一年;

最后,您需要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且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关于失业保险金的标准额度,这将会根据省市行政区划的实际情况由各地的人民政府来制定,但无论在任何地方,最低标准都不会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二、辞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离职后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辞职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社保纠纷相关

  • 327次阅读
  • 辞职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劳动者辞职的,参加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的,可以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机构进行失业和求职登记,办理失业证。
    2024-03-15 1260次阅读
  • 2023.03.10 17988次阅读
  • 442次阅读
  • 辞职一般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第四十八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24-02-23 893次阅读
  • 2023.03.10 4383次阅读
  • 355次阅读
  • 本人辞职是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一定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按规定享受其他各项失业保险待遇:(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2024-02-23 991次阅读
  • 2023.03.13 4349次阅读
  • 34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社保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社保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