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收养赡养 > 成年子女可以过继给亲戚吗

成年子女可以过继给亲戚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120人看过
导读:一般来说,未成年且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法被过继给其他亲属。过继主要是收养年幼无知的孩子。对于已成年并有明确法律地位的人来说,过继与否不影响其自由行动和自主决策,包括处理身份证和住址变更等事务。因此,成年子女通常不能被过继给其他亲戚。
成年子女可以过继给亲戚吗

一、成年子女可以过继给亲戚吗

通常情况下,尚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士无法被过继到其他亲属名下。

过继这项特殊的制度通常被用来收养那些年幼无知的孩子,然而对于已经成年并且具有清晰法律地位的人士来说,这种收养关系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其享有充分自由行动和自主决策的权利,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们对自身身份证件以及住址变更等方面的事务进行处理。

正如以上所述,因此,从常理上讲,成年子女通常并不能够被过继到其他亲戚名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

二、成年子女可以要求父母负担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吗

成年子女不能要求父母负担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但是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成年子女可以过继给亲戚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收养赡养相关

  • 17次阅读
  • 一般来说,未成年且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法被过继给其他亲属。过继主要是收养年幼无知的孩子。对于已成年并有明确法律地位的人来说,过继与否不影响其自由行动和自主决策,包括处理身份证和住址变更等事务。因此,成年子女通常不能被过继给其他亲戚。
    2024-05-13 831次阅读
  • 2023.03.03 2269次阅读
  • 23次阅读
  • 现在不存在过继,只有收养。而收养孩子必须符合收养的条件,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
    2024-02-27 1009次阅读
  • 2023.03.10 15312次阅读
  • 2681次阅读
  • 可以过继孩子给亲戚,符合法定条件的,亲戚收养孩子是合法的。收养关系一旦成立,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终止。子女过继是一种民间说法,又叫立嗣,主要是指没有儿子的男子,立同族的子侄为传宗接代之人,法律上可称之为继子女或养子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九条,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和第一千一百零二条规定的限制。
    2024-02-19 1115次阅读
  • 2023.03.10 5254次阅读
  • 137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收养赡养最新文章

遇到收养赡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