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企业与员工未签劳动合同起诉赔偿是多少时效

企业与员工未签劳动合同起诉赔偿是多少时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5 · 1305人看过
导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诉讼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企业与员工未签劳动合同起诉赔偿是多少时效

一、企业与员工未签劳动合同起诉赔偿是多少时效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进行赔偿诉讼时,诉讼时效期限为1年;

而仲裁时效则是以当事人知晓并意识到自己的权益遭受侵害或应当察觉到其权益可能遭受侵害的那一天开始起算,直至达到1年的时间。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之后,自用工第一个月期满后的剩余11个月内仍未能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他们就必须向每一位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补偿。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有什么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要注意以下法律问题:

1、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一定要与员工签订书面的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

2、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应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避免采取欺诈或胁迫的手段,否则协议无效;

3、在法定解除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尽量采取协商的方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企业与员工未签劳动合同起诉赔偿是多少时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