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有什么区别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有什么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4 · 1419人看过
导读: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定义不同:诉前需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不可主动实施;诉讼中可由当事人或法院依职权申请。前提条件上,诉讼保全因执行难,诉前则因避免即时损失。担保要求上,诉讼保全非必需,诉前则必须提供。裁定时间上,诉讼保全48小时内,诉前保全15日内未起诉则解除。解除原因亦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有什么区别

一、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有什么区别

为确保其资产主张得以切实执行,当事人往往需要向法院递交财产保全的申请。

财产保全主要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及诉讼财产保全两种形式。

这两类财产保全之间存在着如下差异点:

首先,发起主体各异。

诉前财产保全通常需由涉案利害关系人自行提交申请,而法院并无权力未经当事人同意就主动实施此类保全行动;

然而,诉讼财产保全则通常由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申请,而且,在特定情况下,法院甚至拥有依职权主动进行财产保全的权力。

其次,保全的前提条件亦有所不同。

诉讼财产保全的启动前提是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因素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执行困难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诉前财产保全的启动前提则更为紧迫,若不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将可能给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再者,是否须提供担保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诉讼财产保全中,申请人并非必须提供担保,除非法院要求其提供担保,否则,提供担保仅为可选项;

但在诉前财产保全中,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此外,裁定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对于诉讼财产保全,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如情况紧急,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若情况并不紧急,则以被申请人提供担保为解除保全的法定理由,即只要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法院便应解除财产保全;

而诉前财产保全则以申请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未提起诉讼为解除保全的法定理由,且法院不得擅自延长作出裁定的时间。

最后,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二、诉前财产保全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

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即申请人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利害关系人,即与被申请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权利受到被申请人侵犯的人。

4、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如不提供担保,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有什么区别”,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