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正当防卫的认定

正当防卫的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1877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正当防卫的认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正当防卫的认定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起因条件。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

(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

不法侵害的范围。

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

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

(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

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

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

2.时间条件。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

3.对象条件。

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

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不管事前是否知道其为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防卫反击。

但在防卫手段上应有所节制。

4.主观条件。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指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即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不是出于上述目的,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因此,下列三种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1)防卫挑拨。

是指行为人出于侵害的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

(2)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

是指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非法意图而发生的相互侵害行为。

(3)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

5.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

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

正当防卫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行为,自然不会再让正当防卫者承担责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正当防卫的认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2412次阅读
  • 一是防卫人实施防卫的目的须是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利益。反之非法目的不构成正当防卫。二是对方的侵害必须是非法的。三是不法侵害须是正在进行,对已经发生的侵害实施防卫属于报复行为。四是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五是进行正当防卫必须自合理的限度范围内,不得超出必要限度明显造成重大的伤害。
    2024-03-03 1237次阅读
  • 2023.05.26 1520次阅读
  • 495次阅读
  • 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防卫行为必须有合法的动机。 其次,它必须是对实际的不法侵害的直接反应。 再者,防卫行为必须及时,即在侵害行为发生时进行。 此外,它只能针对侵害者本人,且手段不应超出必要的限度。 这些标准共同确保了正当防卫的合法性。
    2024-03-14 1478次阅读
  • 2023.05.20 1887次阅读
  • 328次阅读
  • 在法律上,正当防卫若超出必要范围并导致严重伤害,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考虑到防卫的积极意义和受害者利益,应适当考虑减刑或免刑。判别正当防卫需考虑:保护合法权益的合法性、不法侵犯的出现、在实质性侵害中实施防卫、目标限于不法侵害人、损害不过分超出必要边界。
    2024-04-29 1359次阅读
  • 2023.05.08 1082次阅读
  • 4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