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拘留十五日的起算时间是怎么起算的?

拘留十五日的起算时间是怎么起算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8085人看过
导读:拘留十五日的起算时间是自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一般是以日为单位的,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但对拘留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7天,并需要作出处理。
拘留十五日的起算时间是怎么起算的?

一、拘留十五日的起算时间是怎么起算的?

1、《公安部关于治安拘留时间如何计算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了:“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应当自被裁决治安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治安拘留的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也应当以日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1日。例如,某人被治安拘留5日,于8月1日入所执行,则应当在8月6日出所。”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二条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之规定。

二、拘留的执行程序

执行过程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由于目前中国民事诉讼法对拘留的规定比较笼统,而最高院对拘留问题也没有作出相对具体的司法解释,因此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拘留措施的理解和操作也不尽相同,在采取拘留措施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权威,淡漠了人权保护,影响了人民法院形象。根据在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经验,认为司法拘留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执行人员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条件,如果被拘留人没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不能进行拘留,这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在实际执行中,有的执行人员变拘留为一种执行手段,在不对当事人财产详细调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的情况下,以执带拘,把拘留作为考验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或向申请人作一交待的方法,违反法律程序,是严重错误的。

2、需经院长批准。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属于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过三名以上执行员讨论,报本院院长批准。实践中,对某人是否适用拘留往往由承办人个人决定,法律规定的程序如同虚设。同时执行人员“先斩后奏”的情形也屡屡出现,人已经拘留,但院长还没有签字批准。当然,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挠执行等情况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续,但过后必须立即报院长补办批准手续。

3、异地拘留应当符合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不在本辖区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请该院协助执行。这是对异地拘留的限制性规定。实践中,有的法院可能出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往往自己径行到异地进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会激化矛盾,遭到围攻,执行人员身体、装备将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异地拘留前,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法院配合和协助。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对被拘留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执行人员应当明确告知被拘留人上述权利。另一方面,虽然目前的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应当通知被拘留人家属,但将被执行人拘留的原因和理由及关押的处所告之其家属,应有现实的意义。而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5、提前解除拘留事由必须合理。根据规定,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但“承认并改正错误”作为解除拘留的唯一条件规定的过于笼统,有的法院只要被执行人出具一份具结悔过书就提前解除,有的法院要求被执行人象征性履行一部分义务也提前解除。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应当进一步严格提前解除拘留的决定,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必须在被拘留人全部履行了判决、裁定确定的义务后方得解除拘留;对其他妨碍执行行为的被拘留人,一般不提前解除拘留。

拘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司法强制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分子存在相关犯罪事实的,公安机关可以直接进行拘留,在拘留期间,公安机关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并确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需要追究则向检察机关提出批捕申请。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中秋节已被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家规定,若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应当在工作日补假。用人单位若安排劳动者在中秋节上班,应当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4-07-31 1398次阅读
  • 2023.03.12 1402次阅读
  •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024-05-14 1253次阅读
  • 2023.03.10 1091次阅读
  •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十五日上诉期,自文书送达次日或审判结果公布之日起算。对初审判决有异议,应在宣判后十五日内上诉;对裁定有异议,应在宣判后十日内上诉。逾期未上诉,一审判决或裁定即生效,具法律约束力。具体情形应依法处理。
    2024-04-16 1406次阅读
  • 2023.03.01 3280次阅读
  • 判决生效的十天是从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起计算十天。民事诉讼的判决书的上诉期是十五天,裁定书的上诉期是十天;刑事诉讼的判决的上诉期是十天,裁定是五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024-02-28 1071次阅读
  • 2023.03.01 5403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普通拘留案件,通常情况下其拘留期从拘留通知书被确定送达到当事人之日的次一个工作日起算,并且拘留的期限是以单个的日数为单位进行计算的。至于执行行政拘留的具体时长,应自决定对当事人实施行政拘留的那一刻开始计算,也就是说,若拘留通知书是在7月1日这一天送达给当事人的,那么拘留的起始日期就应该是从7月2日开始,直至7月16日结束。
    2024-08-19 1484次阅读
  • 2023.03.05 423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