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咨询 > 安全帽使用期限有何规定

安全帽使用期限有何规定

罗* 江西-九江 政府信息公开咨询 2024.05.17 17:11:00 373人阅读

安全帽使用期限有何规定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征地拆迁律师 九江征地拆迁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安徽-淮南

解析:
安全帽的使用寿命须以制造完毕之日为起始日期进行计算。
其中,以枝条编织而成的安全帽其使用期限不得超越两年;
以塑料纸胶材质制成的安全帽则最长可使用两年半;
至于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的安全帽,其使用期限则不得超过三年半。
安全帽,这是一种用于保护头部免受冲击物伤害的防护装备,通常由帽壳、帽衬、下颊带以及后箍等部分构成。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024-05-17 17:13:00 回复

  
一,这份通知,不管怎么写,都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1,劳动者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和视同工伤的相关情况,就必须算工伤;  
2,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条件免除自己应负的责任;  
3,对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公司是有必要加以教育和防范的。  
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08198人阅读

土地征收的土地赔偿问题一直收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就在其中,那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内容有哪些,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都有哪些规定呢?

土地法全文
1035642人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地和房屋是个人财富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土地改革政策更是深入人心,那么土地法全文解释有哪些规定,土地法全文内容有哪些,以及最新新土地法全文具体内容等知识,更多内容尽在律图百科!

棚户区改造政策
86256人阅读

棚户区改造是必然趋势,各地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那么都有哪些棚户区改造政策,律图棚户区改造政策百科栏目,为你详细解读棚户区改造政策相关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

政府信息公开
25184人阅读

政府信息公开最常见的就是在征地拆迁方面,一旦被征地者认为政府的补偿不合理时,就可以去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但是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递交申请书,那么大家知道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怎么写吗?这个问题,请看下文解答。

信息公开
10418人阅读

当今社会,如果政府做出了某些决定之后,公民对该决定有疑问时,就可以向做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信息公开,但是申请信息公开需要递交申请书才行,那么大家知道信息公开申请书该怎么写吗?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征地拆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