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法院规定哺乳期两年

法院规定哺乳期两年

时间:2024.02.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991人
律师解析: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2条、第63条
哺乳期是指其孩子满周岁期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

究竟旷工多少天,公司可以开除员工,法律并没有规定。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

在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1、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2、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郭婷律师

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

郭婷律师,现任职于广东商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毕业后有多年大中型企业法律顾问及企业高管工作经验,熟悉企业整体运营管理以及企业人事管理。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民商事法律业务的研究和实践,能够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运用专业法律思维分析案件,运用专业知识与多年工作经验帮助当事人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沟通调解能力,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创新服务。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劳动工伤案件,维护劳动者权益。以及在合同纠纷,债权债务领域有所深耕。

咨询该律师
  • 临时用工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天

    1807人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临时用工协议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务派遣体系审查也以该法为依据。临时岗位以工作时间为限,六个月内为临时;辅助岗位则是为保障主营业务运行而设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 责令改正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1461人阅读

    面临分期付款逾期,应优先偿还拖欠款项。若无法一次性偿还,可尝试向亲友借款或调用个人储蓄。同时,与贷款机构沟通,寻求灵活的还款计划或停息挂账。保持良好沟通,表明还款意愿,寻找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调整财务结构,制定明确还款方案,并按时还款。加强财务监督,科学规划收支,防止再次陷入困境。

  • 办理入职手续需要注意什么

    1879人阅读

    案件结果因情况而异。若行为人之前行为合法或仅为一般失误、轻微违法,且自杀主要因受害者自身心胸狭隘,则不构成犯罪。但若行为人先前有严重违法行为,导致受害者自杀,应视为重要情节,提升为刑事犯罪处理。例如,当众羞辱致人自杀,应定侮辱罪;若犯罪行为推动受害者自杀,且行为人无预谋,则按原犯罪定罪,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情节,酌情加重刑罚。

  • 单位强迫换子公司后开除合法吗

    1720人阅读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强制更改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因为变更必须基于自愿原则。员工可以选择签署新合同或保持原合同,不影响原合同的效力。公司主体变更如名称、法人代表更换、分立、合并等,原劳动合同仍有效,无需重新签订。双方协商一致,可以修改合同条款。变更应以书面形式记录,双方各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