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怎么样才会被网上追逃

怎么样才会被网上追逃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2 · 1932人看过
导读:当涉及刑事犯罪,犯罪事实明确且案犯在逃时,可实施网络追逃。具体步骤为:立案单位填写《在逃人员信息登记/撤销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阅并加盖公章后,将法律文书原件等材料交至同级刑侦部门。刑侦部门将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追逃。
怎么样才会被网上追逃

一、怎么样才会被网上追逃

若涉及到刑事犯罪,且犯罪事实十分清晰明了,而案犯仍处于外逃状态中,那么便具备了实施网络追逃的条件。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对于符合上网条件的在逃人员,相关立案单位需要认真填写《在逃人员信息登记/撤销表》;接着,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严格审阅批示并加盖公章之后,再将包括在逃人员的法律文书原件(拘留证或者逮捕证)在内的所有材料一并交至同级刑侦部门;

最后,由刑侦部门将在逃人员的详细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网上追逃的目的。

刑事诉讼法》第155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二、怎么样才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一、信用卡诈骗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信用卡诈骗罪量刑标准

1、构成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怎么样才会被网上追逃”,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2499次阅读
  • 当涉及刑事犯罪,犯罪事实明确且案犯在逃时,可实施网络追逃。 具体步骤为: 立案单位填写《在逃人员信息登记/撤销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阅并加盖公章后,将法律文书原件等材料交至同级刑侦部门。 刑侦部门将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追逃。
    2024-04-22 1499次阅读
  • 2023.03.05 15593次阅读
  • 388次阅读
  • 网络追逃程序适用于符合刑事犯罪、事实清晰、涉案者在逃三大前提的案件。 主要针对已批准逮捕、刑事拘留或证据充分的犯罪嫌疑人,他们逃离住所、监视区域或犯罪现场,且经努力未抓获。 也适用于从看守所、劳改农场等逃脱的犯罪嫌疑人、罪犯及被剥夺自由的劳教人员。
    2024-04-23 1349次阅读
  • 2023.03.08 2507次阅读
  • 425次阅读
  • 刑事犯罪、犯罪事实清楚、案犯在逃,符合这三个条件就能上网追逃。网上追逃人员的范围包括司法机关已批准或决定逮捕、刑事拘留和有证据证明已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逃离居住地、监视地、作案地,经办案机关抓捕未归案的,以及从看守、劳改、劳教场所脱逃的犯罪嫌疑人、罪犯或劳教人员。
    2024-03-01 1056次阅读
  • 2023.03.01 4374次阅读
  • 36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