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未成年人指使他人造成轻伤害怎么判

未成年人指使他人造成轻伤害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746人看过
导读:针对未成年指使他人致轻伤的情况,应根据具体年龄和行为后果判定。若未成年人未满十四周岁,且伤害未构成重伤,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即便未成年,若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且情节严重,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判定裁决时需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行为性质、伤害程度等因素,确保裁决公正合理。
未成年人指使他人造成轻伤害怎么判

一、未成年人指使他人造成轻伤害怎么判

在特定情况下,即便未满成年,但只要实施了指使他人造成严重侵害的行为,均可能因故意伤害罪名而面临法律追责。

倘若其中的未成年犯罪者年纪尚未达到法律规定的十四周岁,并且所导致的损伤程度并未达到重伤级别,这就意味着这位未成年人可能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未成年人指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别保护的原因

未成年人是指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各国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不同。我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为十八周岁,因此在我国,未成年人就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易受侵害从景聪的那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家庭、学校、社会都可能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现象,这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保护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人指使他人造成轻伤害怎么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