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纠纷精选解答 > 工伤仲裁有时间限制吗

工伤仲裁有时间限制吗

时间:2024.03.04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纠纷 阅读:959人
律师解答:
有。
律师解析:
有。
工伤的仲裁时效是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安全事故包括对人身的损害、财产设备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企业社会经济的损失等等。工伤事故专指人员的伤亡。所以,两者的区别是,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围广,工伤事故只针对人。......

《工伤保险条例》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都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发生工伤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不会得到支持。一般发生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危险驾驶罪是否是工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是职工在职期间因职业活动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而危险驾驶罪是个人犯罪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非正常工作环境下发生,不符合工伤定义。因此,危险驾驶罪不构成工伤。

    浏览量:1433 2024-05-27
  • 承包人专业劳务分包人工伤责任如何确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分包应严格遵循交给有资质单位的原则。在专业劳务分包过程中,若发生劳务人员工伤事故,由有资质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引入无资质承包单位导致此类事故,同样由有资质承包单位担责。这是为了确保工人的权益得到保障,防止因分包单位无资质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工伤事故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

    浏览量:1184 2024-05-24
  • 工伤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进行维权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遭遇工伤后被解雇,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首先,收集工伤证据;其次,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申请工伤认定;最后,若解雇违规,可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务必确保权益不受侵害。

    浏览量:831 2024-05-23
史晓菲律师

北京市华泰(大连)律师事务所

史晓菲律师,现于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大连分所任职专职律师。有专业的团队服务,律所为金普新区劳动仲裁的公益律师,擅长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民商事、经济纠纷的诉讼及非诉讼代理。具有法律专业、钻研能力。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能够对当事人诉求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准确分析,提供专业意见。能够在涉诉案件接待中,对案件的分析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当事人认可和接受,有助于在法治轨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诚信热心、认真负责、细心细致、优质高效、追求卓越,维护百姓最大利益。

咨询该律师
  •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没有人给伤者治疗怎么办

    1710人阅读

    若职工在工作场所遭遇意外伤害且无人关心,职工或其家属可在用人单位未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属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确认为工伤后,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以保护自身权益。

  • 上下班摔伤算什么假

    1700人阅读

    上下班途中摔伤,若不能视为工伤,可申请病假。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工资。医疗期根据工作经验和服务时间确定:从事体力劳动未满十年且在现单位工作未满五年者,医疗期为三个月;超过十年或五年以上,医疗期为六个月;超过二十年,医疗期可延长至二十四个月。

  • 工伤律师费用收取标准有几种

    1566人阅读

    (1)对于首次购房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规定为:单笔最高60万元,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则最高可达120万元。(2)购买第二套房产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调整如下:单笔最高50万元,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则最高100万元。

  • 工伤离职后取钢板费用谁支付

    1651人阅读

    当接手的货运业务遭遇未支付款项时,应先了解原因并与对方协商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客户仍故意拖欠,可诉诸法律,向劳动部门投诉,并提供如货运凭证、运费结算记录等证据。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不仅敦促客户付款,也是对其的警示,其名字将被列入黑名单,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