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诽谤罪要转发多少次才能达到

诽谤罪要转发多少次才能达到

时间:2024.05.19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407人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之明确规定,如某一诽谤性言论的实际点击量或浏览次数累积达五千次以上,抑或转发次数累计达到五百次以上者,将有可能触犯诽谤罪。而诽谤罪,则系指行为人出于主观恶意地捏造并散布不实情况,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贬损,进而实施破坏他人声誉的行为,且情节严重者,方能构成此项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网络诽谤罪成立条件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网络诽谤罪成立的具体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点:首先,行为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存在明显的故意性,即他们明确知晓所散播的消息为虚假信息,但仍然出于恶意散布此谣言;其次,在客观层面,需要有实际存在的捏造事实并公开表示对他人进行贬损或以负面形式传播的行为;再者,涉及到的诽谤言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展开的;最后,这种言行举止必须已经导致受害人的社会声誉遭受损害,或者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浏览量:1261 2024-06-02
  • 诽谤罪定罪年龄是多少天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并无特定年龄界限,任何年岁层次的人均有可能因其恶意造谣而面对刑事追责。然而,针对未成年群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涉及诽谤罪以及其他诸多普通犯罪方面无需负刑事责任,但其家长或监护人应承担相应的教育监管职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政府亦可采取收容教养措施。至于已满16周岁但尚未达到18周岁的青少年,若触犯法律,则需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浏览量:962 2024-06-02
  • 诽谤罪具体条款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行为人故意编造或传播虚假不实之事项,对他人名誉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在我国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进行裁定与惩罚。根据这一法条的具体规定,若有诽谤罪行发生,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的法律制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诽谤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浏览量:1016 2024-06-02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侮辱他人的未成年怎么了判

    1744人阅读

    对于未满16岁的青少年侮辱或诽谤他人,虽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需引导教育。16至18岁未成年人若情节严重,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达犯罪程度的辱骂,未满16岁者侵犯名誉权,需监护人引导;16至18岁者首次可免责,再犯则按规处罚,但可减轻力度。

  • 辱骂人民警察处罚依据有哪些

    1135人阅读

    辱骂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类行为将受到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若采取暴力或恐吓方式抗拒执法,将构成犯罪,依法严惩。

  • 被他人诽谤有不当男女关系该怎么办

    1705人阅读

    实际上,打架事件中的伤情鉴定必须在24小时内由公安机关书面委托指定鉴定机构进行,以确保公正公开。法医应深入调查、观测检查,运用先进仪器完成伤残等级鉴定。如头部受重伤危及生命,应按重伤标准治疗。根据受害程度和犯罪情节,评估机体组织、大脑功能及心理精神影响,给出恢复状态评估。一年后验伤无法律效应。

  • 在微信群里被对方辱骂该怎麽办

    1382人阅读

    在此情况下,当事人既可投诉或求助公安机关,亦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被认定有侮辱、诽谤行为并造成他人严重损害,可能面临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尽管实际影响可能较轻,但受害者仍有权要求追偿损失、恢复名誉和当面道歉等。证据确凿时,违法者将受到法律制裁和民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