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此证明仅用于不作其他用途法律效力如何

此证明仅用于不作其他用途法律效力如何

时间:2024.05.14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1108人
律师解析:
虽然证明并非法定的证据形式,然而鉴于当前单位证明在司法实践中仍然频繁地被采纳的实际情况,小编们认为在现行法律制度尚未对其进行明确规范之前,应对各类别单位证明采取差别化的处理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凡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真实性的相关材料均属于证据范畴。
具体来说,证据类型如下: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查证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一条
举证责任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第五十二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拘禁罪家人可以作证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家属可作为证人,提供证词以供参考。根据现行法律,任何了解案情的人均负有作证责任,不受与被告关系影响。虽亲属关系不限制证人资格,但法院在评估证人证言时,会充分考虑其可信度与客观性。因此,家属证词同样重要,但需经法院审慎评估。

    浏览量:1354 2024-05-30
  • 侵占罪要哪些证据材料才能立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侵占罪立案需准备:所有权证明如发票、合同;侵权证据如证人证言、监控录像;掌控证据如转账记录、消费凭证;损失估价报告。同时,提供双方关系及背景证据,以全面评估案件。

    浏览量:1268 2024-05-30
  • 强奸罪家属能提供证据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中国刑事诉讼中,家庭成员虽不能直接提供证据,但可协助警方和检察机关搜集。证据须由合规侦查机关依法获取。家属线索助调查,但证据须经法律程序核实。如目击证词、实物证据,均须遵循法定程序。

    浏览量:1084 2024-05-29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区别

    1920人阅读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有五方面:条件、后果、主体、转移性和目的。证明责任普遍适用,举证责任仅适用于事实不明案件。举证不力则败诉。证明责任涉及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则由一方承担。证明责任可转移,但举证责任固定,转移会违反法律稳定性。最终,证明责任旨在查清事实,举证责任则通过分配败诉后果体现公平。

  • 派出所处理纠纷可以要求录音吗

    1402人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局民事调解中,当事人不得擅自录音,交易信息须现场确认签署。调解成功且当事人遵守协议则免罚,否则公安机构将严惩违法者,防止其走向犯罪深渊。

  • 什么证据有用

    1867人阅读

    直接证据是强有力的证明方式。证据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是法官判断案件真相的依据。在各类法律纠纷中,证据对维护当事人权益和法院准确判决至关重要。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审判离不开证据链条,它重塑事件原貌。基于充分确凿证据的裁决才可能公正。

  • 民事诉讼证人作伪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636人阅读

    在民事诉讼中,提供虚假证言的证人将受到法律制裁,包括罚款和拘留等责任。自然人罚款上限为人民币十万元,法人或单位罚款为五万元至一百万元。拘留时长不超过十五日。情节特别严重者,如协助毁灭、伪造证据,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