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学校侵权精选解答 > 孤立是不是校园暴力

孤立是不是校园暴力

时间:2024.05.14 标签: 损害赔偿 学校侵权 阅读:970人
律师解析:
被同龄人所孤立在广义上可以被视作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此类事件往往发生于中小学校、中等职业院校以及普通高等学府(以下简称各类型学校)之内或之外的场合,主要涉及到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其中一方可能会借助自身的体能优势、数量优势或是家庭背景等因素,采取强制、蛮横的姿态,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对另一方进行欺负、羞辱,甚至可能导致对方财务损失。
具体的行为模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首先,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范围内对某个或某些特定学生施行歧视待遇、孤立行为、排斥的现象;
其次,对特定对象进行恐吓、谩骂、嘲讽等言语攻击的行为;
再次,频繁向特定学生索取财物的行为;
此外,多次破坏、损坏特定学生的学习用品、衣物等个人财产的行为;
最后,实施殴打、体罚、污损身体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同时,记录、录制、传播实施欺凌过程的文字、音频、视频等相关信息也是常见的欺凌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有其他多种欺凌行为也应受到严厉打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
第三条
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学生喝酒打架的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打架行为严重,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以及《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进行处罚,警方可能会介入调查。涉事学生可能......

如果小孩在学校受伤,责任的划分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1、学校在管理和监督上存在过错,学校需要承担责任。 2、其他学生的过错行为造成造成伤害的学生和他的家长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冷静处理: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情绪化地回应打人行为,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了解情况:向孩子询问打人的原因,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以便找到问题的根源。教育引导:向孩子解......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犯盗窃罪后还能读书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盗窃后重返校园的可能性取决于个体和教育环境。法律未禁止犯罪者受教育,但学校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纳。若担心负面影响或与教育宗旨相悖,学校可能拒绝。犯罪记录或影响未来教育机会,需参照学校政策与法律。

    浏览量:1099 2024-05-26
  • 取保候审期间学校会怎么样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学生取保候审期间,学校将依个案情况处理。涉刑事案件者,学校有权依据法规给予纪律处分,如停学、留校观察或取消入学资格。未触犯刑法者,学校可能加强监管,但仍允许学生参与课程活动。

    浏览量:1497 2024-05-25
  • 驾校帮打学时违法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现行规定,收取学时费用暂无明文规定为不合法。但具体合规性需根据与驾校签订的合同来判断。学时是学员完成科目培训的基本任务,未达到要求需额外训练以满足学时,才能参加预约的考试。因此,学员应关注合同细则,确保自身权益。

    浏览量:1133 2024-05-22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学籍占用房产纠纷怎么办

    1769人阅读

    1. 沟通协商:如遇原业主占用学区房入学名额之情况,您可尝试与对方进行友好协商。通常只需将其户口迁移至他处即可妥善解决问题; 2. 诉诸法律途径:若原业主拒绝配合并退还占用之入学名额,您有权依法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 侵占学校产权纠纷怎么处理

    1820人阅读

    公司非法占有学校财产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民事侵权,将依法受到处理。法规明确,涉及此类行为的公司需承担恢复原状或赔偿经济损失的责任。损失金额以财产被占时的市场价格或合理评估为准,确保学校资产权益得到保障。

  • 学校资产产权纠纷怎么处理

    1073人阅读

    面对房屋纷争,用户可通过和解(协商尊重各方利益)、调解(第三方协助)、仲裁(依据合同提交裁决)或诉讼(向司法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保护权益。每一步都强调妥协、公正和合法,以期有效解决冲突。

  • 大学宿舍产权纠纷怎么处理

    1746人阅读

    处理房屋产权纠纷,首先提倡友好协商,公开表达意见,寻求共识。协商不成时,引入第三方公正调解。如需法律途径,可依据合同规定提交仲裁,对裁决不满再诉至法院,确保公平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