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债权债务专题 > 债务债权专题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权债务可以转移也可以因债务人的偿还行为而消失。但不管是债权债务的转移还是债权债务的消失都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
2024-02-22 06:59:18 已帮助2070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问题解析】
可以中止履行的情况有:
1、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对方丧失信誉,存在转移资产等行为;
3、对方丧失履行能力等。
中止履行含义:
合同的履行中止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为了避免使合同的不履行造成的损失而暂时停止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
所谓中止履行只是暂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但履行义务仍然存在;在后给付义务人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
中止履行,其实就是负有先履行义务的合同当事人享有的不安抗辩权的行使。
中止履行的情况: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
1、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订立合同后,丧失了履行义务的能力。
2、中止履行的适用事由是对方发生下列情形: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严重丧失商业信誉;
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3、先履行一方应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发生了前述情形。
【法律依据内容】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还有其他疑问,点击“立即提问”进行咨询,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咨询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