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贵州法律咨询 > 安顺法律咨询 > 安顺无罪辩护法律咨询 > 我一朋友开了一家网络公司被抓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辩护词先关内容

我一朋友开了一家网络公司被抓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辩护词先关内容

李** 贵州-安顺 无罪辩护咨询 2019.03.14 01:13:59 1991人阅读

我一朋友开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前段时间因为被警方发现他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被带走了,想看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辩护词相关内容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安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安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本罪是指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以及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而言,本罪行为包括以下类型:
(1)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
这一犯罪类型要求行为人设立的网站、通讯群组客观上主要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等犯罪活动;行为人设立网站、通讯群组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实施犯罪活动;此外还必须情节严重。
(2)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情节严重。
这一犯罪类型的实质是将部分犯罪的预备行为提升为实行行为,完成了预备行为的就视为犯罪既遂。
因此,只有发布违法犯罪信息属于相应犯罪的预备行为,而且情节严重时,才能成立本罪。
所以,行为人发布了一般违法信息,但发布该信息并不是为相应犯罪作准备的,或者虽然是为相应犯罪作准备,但情节并不严重的,不能以本罪论处。
(3)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
这一犯罪类型实际上也是诈骗等犯罪的预备行为。虽然法条表述为“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但为实施一般违法活动而发布信息的,不应以本罪论处。
犯本罪的,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一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

2019-03-14 01:23:59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一、什么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刑法修正案
(九)第二十九条新增加的罪名。
二、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在利用电子信息传输的通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是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是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所谓“传授犯罪方法”,是指利用网络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所谓“违禁物品”,是指国家规定限制生产、购买、运输和持有的枪支弹药、刀具、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迷药、毒品、固体等;所谓“管制物品”,是指国家禁止携带或出售的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物品。
本罪是结果犯,需要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何为“严重情节”,有待于法律或司法解释作出明确的规定。犯本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三、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会构成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构成要件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的为你辩护网刑事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2019-03-14 01:14:59 回复


一、被告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所犯罪行,构成自首
被告人在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涉嫌犯罪后,能够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构成自首。依法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
二、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
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情节轻微:
1、被告人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提供场所供任意第三人吸毒,而是毒友之间互相容留(这从证人证言中可以证实),因此社会危害性不大;
2、容留的次数少人数少,共有5次,其中有2次容留2人,其余仅容留1人;
3、吸毒后,没有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没有给社会造成危害。
三、被告人属于初犯、偶犯,主观恶性小
被告人系初犯、偶犯,在这之前从未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此次之所以涉嫌犯罪完全是因为法律知识淡薄,对自己行为性质认识不够,一时没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才触犯了法律。被告人并非积极主动的提供场所去容留他人吸毒,在宾馆吸毒,并不是为了容留他人吸毒才去开的宾馆,而是在入住宾馆以后才起意要吸毒的;在车上吸毒,也不是故意提供吸毒的场所,而是在车上临时起意吸毒,这说明被告人触犯法律具有偶然性,主观恶性非常小。

你好,关于容留吸毒罪刑事辩护词的资料如下  4、被告人具有“坦白”的从轻量刑情节。自被司法机关羁押以来,直至今天庭审,被告人均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其违法犯罪事实;由于被告人容留他人吸毒没有其他从重刑事处罚的情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的量刑应当充分体现我国“坦白从宽”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
  5、容留他人吸毒的量非常少。根据公安机关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可以看出,三个人所吸冰毒不足一克,一小包通常为0.76左右,价格为450元,刘某容留他人吸毒的量非常少,相对那些容留不特定多数人吸食大量毒品的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显著轻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展开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