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潍坊法律咨询 > 潍坊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我犯了妨害公务罪被抓问一下妨害公务罪不予逮捕法律意见书规定

我犯了妨害公务罪被抓问一下妨害公务罪不予逮捕法律意见书规定

吴* 山东-潍坊 强制措施咨询 2019.02.28 00:47:30 443人阅读

我有个朋友赌博被公安人员抓获的时候我出面把他藏了起来,于是我犯了妨害公务罪,现在我想问一下妨害公务罪不予逮捕法律意见书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潍坊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潍坊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吴某涉嫌妨害公务罪一案,已于2017年3月8日被某某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刑事拘留,现仍羁押在某某市第一看守所。现阶段,作为犯罪嫌疑人吴某的委托律师,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本律师认为吴某是无罪的,其并未涉嫌犯罪。吴某的行为仅仅是醉酒后无意识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交警的工作,其主观上没有妨害公务的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妨害公务的行为,吴某醉酒后的行为不应认定为犯罪,目前吴某被羁押在某某市第一看守所的时间已超过了其行为应受的处罚,如再继续羁押将严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本律师建议贵院对其不予批准逮捕、尽早释放为宜,具体法律意见如下:
1、目前所了解的本案的基本案情如下:
(1)案发当晚吴某处于醉酒状态。案发当晚吴某与另外三位朋友在五一路中兴桥附近的大排档吃饭,吴某和其中两位朋友(其中一位为杨某)一共喝了两瓶高度郎酒,吴某回忆其当晚其大概喝了八两左右,根据其平时酒量估算喝完后其已完全不省人事。吃饭没多久,吴某意识到自己喝酒后不能开车,故提前叫一起吃饭没喝酒的朋友陈某帮忙将吴某驾驶的车辆开回家。
(2)现有视频显示吴某没有故意殴打协警的行为。当晚杨某酒醉驾驶车辆撞到了某某市中兴桥南的电线杆,事故发生后某某市交警五大队民警和协警出警处理事故,期间吴某接到杨某电话后去到事故现场。视频显示杨某醉酒后因不愿意配合酒精测试,处理事故的协警想把杨某带走,在此过程杨某一再要求协警出示执法证,因此双方发生了争执。之后协警还是坚持要把杨某带走,杨某和协警的争执越来越激烈,吴某醉酒后抱着杨某,之后杨某、吴某和协警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视频显示当时杨某、吴某并没有故意殴打协警的故意,而是争执过程中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引起的冲撞,之后杨某、吴某被协警按压在地并报警将杨某、吴某带到五一派出所。
2、基于上述情况,辩护人认为吴某没有犯罪,根本不应被羁押,更不应被批准逮捕。
(1)吴某没有实施妨害公务的行为。
基于上述的基本情况,吴某醉酒后看到自己的朋友杨某即将被协警带走,在与协警协商不要将杨某带走的过程中有冲撞。杨某、吴某当晚已经处于醉酒的状态,在语言和态度上确实存在对出警协警的一些冲撞,之后发生了杨某、吴某与协警扭打在一起的情况,但是协警受伤的原因是否就是吴某所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显示协警的下巴擦伤就是吴某所为的情况下,不宜认为吴某已经触犯了刑法,已经涉嫌了妨害公务罪。
(2)吴某没有妨害公务的主观动机。
吴某醉酒后已经不记得当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完全不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拘留的,吴某主观上并没有妨碍正在处理事故的协警。
(3)出警民警和协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存在过错。
当晚视频显示,杨某一直要求正在执行公务的交警出示相应的执法证明,但是出勤交警对此置之不理。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条“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及公安部《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交通警察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的规定,出警的民警、协警没有依法执行公务,在已明知当事人醉酒的状态下没有以缓和的态度处理事故,而是试图强行把人带走而引起了冲突。
综上,本案不存在吴某故意为了阻碍协警执行公务而对协警使用了暴力,而是双方发生了争执的情况下发生的扭打事件,且无证据显示吴某受伤协警的伤就是吴某所,吴某的行为在客观上也不足以阻碍了协警带走杨某。本辩护人认为,司法实践中构成本罪的前提是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谦抑性原则,对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宜作为犯罪处理。恳请贵院,综合本案的事实,秉承刚正不阿的正直精神,对本案慎思决断,对吴某作出不批捕、无罪释放的决定。

2019-02-28 00:49:30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证据不足不予批捕法律意见书主要内容是不批准逮捕的条件,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等。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或具有下列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或者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不批准逮捕的条件:
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或具有下列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或者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三)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
(四)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五)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没有逮捕必要不捕直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批准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

2020-10-26 22:04:48 回复

妨害公务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以不批准逮捕,主要要根据行为人的暴力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来判断是否可以批捕。
司法实践中妨害公务罪基本上是针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属于从重处罚,一般情况下只要构成犯罪,一般都会批准逮捕。

你好,公安机关并不是按刑事案件来处理,而是根据其职权对妨碍公务的违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事件中的受害人个人不能要求加重处罚。受害人健在,其家属无法提出相关要求。
民警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受到伤害,一般由所在单位负责。民警受到的伤害程度,可以作为处罚轻重的依据。严格来说,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虽然其人身受到不法伤害,也不是法律上说的“受害人”,自始至终,民警与不法分子不存在民事关系,并不能行使民法或刑法上受害人的权利,其人身受到的伤害只能按照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获得补偿,其个人不能针对不法分子提出赔偿或提起诉讼。因其是公务员,只能针对政府,向政府提出相关要求。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妨碍执行公务的,如果符合有危害公共安全、企图逃跑等的行为时,可以进行逮捕。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175810人阅读

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涉嫌了某些违法行为,就可能会面临着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很多人就不能把这两种拘留做一个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制是什么意思
200920人阅读

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不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判处管制。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管制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律图小编来告诉大家管制是什么意思以及管制的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
109701人阅读

生活中,如果人们构成了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就会根据其违法犯罪情节把犯罪分子关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那么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做了解答并介绍了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期限
222337人阅读

现实生活中,行为人如果涉嫌某种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就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但是我们要知道,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是有一定的期限的,那么拘留期限是多久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解答。

刑事拘留的条件
85546人阅读

刑事拘留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在生活中适用范围极广,但是我们要知道要想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拘留,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律图小编下文介绍了刑事拘留的条件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