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贵州法律咨询 > 黔南法律咨询 > 黔南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咨询 > 最高法院 不正当竞争纠纷可仲裁吗,谢谢大家的回答

最高法院 不正当竞争纠纷可仲裁吗,谢谢大家的回答

张* 贵州-黔南 反不正当竞争咨询 2018.07.05 10:43:59 601人阅读

你好,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不正当竞争打官司,我想问问最高法院 不正当竞争纠纷可仲裁吗,欢迎大家的回答谢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黔南律师 涉外专长律师 黔南涉外专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按照仲裁法的适用范围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将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其合同纠纷主要包括:
  
1、一般合同纠纷:买卖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仓储保管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保险合同、赠与合同、委托合同等纠纷。
  
2、技术合同纠纷: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纠纷。
  
3、著作权合同纠纷:许可使用合同、委托创作合同、出版合同等纠纷。
  
4、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
  
5、房地产合同纠纷:房地产转让合同、房地产抵押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纠纷。
  
6、其他民商事合同纠纷。
  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是指经常出现在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中的侵权纠纷。
  房地产纠纷中的其他财产纠纷主要有:侵占他人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纠纷;因使用房屋的附属面积,共用设施而发生的纠纷。
  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侵权纠纷主要是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所产生的纠纷。
  涉及著作权的侵权纠纷主要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而产生的纠纷;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而产生的纠纷;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所带来的纠纷;因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而产生的纠纷;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所产生的纠纷;制作、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所产生的纠纷等。
  涉及工业产权的专利、商标侵权纠纷主要有:未经专利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所产生的纠纷;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所产生的纠纷。对问题最高法院 不正当竞争纠纷可仲裁吗 的解答,请参考以上知识

2018-07-05 10:48:59 回复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中虽然增加了第十三条,用以专门规定互联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只列举了如下四种行为:
(一)未经用户同意,通过技术手段阻止用户正常使用其他经营者的网络应用服务;
(二)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三)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或者不能正常使用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
(四)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干扰或者破坏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的正常运行。
上述四种行为很显然无法囊括互联网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可以很清晰的预见,《反法》修改后引用反法第二条进行判决的状况还将持续。
在《反法》第二条的适用中,一个比较疑难的问题是竞争关系的界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经营者的经营范围是否必须具有直接具有竞争关系,本文试图从法理以及案例中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法理溯源
《反不正当竞争法》起源于1850年的法国。它的立法来源是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的一般侵权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责任”,在1382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形成了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特殊侵权体系。民事侵权性是不正当竞争本质特征之一,任何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相对于市场中的其他诚实经营者都是不公平的,其应得的商业利益无不因此受到损害。而每一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都意味着损害或可能损害其他某一特定经营者的利益。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侵犯他人商业秘密,都直接构成对商标专用权人、商业秘密合法拥有人的合法权利的侵害。
1896年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专门法。德国于1909年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了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修改内容便是加入第1条“一般条款”:“在商业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而违背善良风俗者,可向其请求停止侵害和损害赔偿。”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从以上国内外竞争法的发展以及规定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不正当竞争本身是一种发生在竞争领域的特殊侵权形态。这意味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权益在同时也可能受到《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一般条款的调整。厘清上述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市场主体的利益被另一从事明显违背商业道德与城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主体所侵犯时,即使确实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无法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还是可以求诸于《侵权责任法》的保护。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一般性规定仅仅规定了所调整的关系,即经营者违反反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反法并没有严格将经营者限定在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这就给使法官在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二条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二、司法实践
(一)同类产品和服务判断法
案例:腾讯诉掌中无限不正当竞争案((2006)一中民初字第8569号)
原告腾讯公司诉称:原告为了满足用户即时通信的需要研制开发了移动QQ即时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移动QQ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及系统数据库。注册用户可以使用客户端的软件。客户端软件为移动QQ用户提供了人机交流的界面,通过操作该界面,完成用户端之间的即时通信。原告为研制开发、运营和维护移动QQ通信系统投入资金数以亿计,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原告对其开发的移动QQ系统享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财产所有权,他人不得侵犯。2005年7月,原告发现移动QQ系统用户的注册数量明显下降,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对此,原告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在被告开发的PICA即时通信系统(以下简称PICA系统)中,设置了登录移动QQ系统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被告的PICA系统登录原告的移动QQ系统,无偿享受移动QQ系统的服务。被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原告为保护移动QQ系统服务器软件著作权而设置的技术措施,商业性使用移动QQ系统服务器端的计算机软件,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且擅自嵌入原告的移动QQ系统,无偿使用了原告移动QQ的系统资源,侵犯了原告对该系统享有的使用、收益财产权;被告还利用原告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客户资源,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原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财产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2、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万元;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对问题竞争关系 不正当竞争是什么 的解答,请参考以上知识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涉外专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