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住院期间,工伤误工待遇要怎么计算

住院期间,工伤误工待遇要怎么计算

时间:2024.02.23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1054人
律师解析:
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保障金年缴纳额等于(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乘以1.7%减去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乘以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六......

8级一般能赔8—9万左右,具体可以咨询律师。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护理费、住院伙食......

工伤死亡补偿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而计算。具体可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统筹地区指的是直辖市和设区的市)......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地出现工伤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事故不究责过失,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责任归属,企业须按法规赔偿工伤员工。认定工伤后,企业担责,赔偿由企业及参保机构分担。构成工伤需满足五条件:劳动合同关系、实际人身损害、执行职务时发生、因果关系明确、非员工故意。依据社保法,依法寻求赔偿。

    浏览量:993 2024-06-08
  • 人身侵权纠纷都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人身伤害索赔争议广泛涉及交通事故、铁路/水上/航空乘客运输、医疗事故、工伤、公务人员履行职务、雇员雇主责任、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环境侵权、施工、建筑物物落、堆放物倒塌、动物致害、军人执行职务、防卫过当和紧急避险等十九类情形。

    浏览量:1148 2024-06-08
  • 八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多少钱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八级伤残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12个月平均工资×11个月计);与单位解约时,可领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遵循省级政府规定;还包括医疗费和康复费,数额根据省份标准确定。

    浏览量:1441 2024-06-08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韦柳雪律师

广西同权律师事务所

韦柳雪律师从2001年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法律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办案经验,为人正直、踏实,办事严谨细致,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曾成功代理过多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离婚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擅长办理家庭婚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索赔、刑事辩护。

咨询该律师
  • 员工受伤雇主责任险赔偿标准是多少

    1733人阅读

    员工因事故受伤,雇主责任险的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不同等级赔偿金额不同。若员工死亡,则按保险合同约定的死亡赔偿限额赔付。员工因伤误工,赔偿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0乘以(实际暂失工作能力天数-5天)计算。

  • 十级工伤雇主责任险能赔多少

    1749人阅读

    雇主责任保险中,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因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意外伤害导致的十级伤残,保险公司按保险金额的10%赔付;工伤导致的十级伤残,被保险人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贴,具体金额依保险合同条款而定。

  • 骨折工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是多少

    1099人阅读

    在处理共同犯罪时,必须遵循相关法规:主犯将受全面处罚,包括组织和策划者及参与、组织、指挥者;从犯则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被胁迫者视情况减轻或免除;教唆犯按其作用处罚,若教唆对象为未成年,将采取更严厉的处罚。

  • 工伤理赔流程是怎样的

    1530人阅读

    依据我国法律,公诉案件可转为自诉并撤销,自诉案件在判决前,自诉人或被告人均可和解或撤诉。对于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法院应在收到申请后六个月内宣判。这一规定确保了司法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应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合理运用法律规定,以实现公正、高效的司法解决。